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重归高埠村

桂林日报 2017-06-10 00:00 大字

▲自留倩影

游人如织

▲盆地中的荷田

□吕建伟文/摄

时值夏日周末,听闻平乐县高埠村的观赏荷已盛开,便与几位影友相约前往观荷。

早晨起得晚,早餐又吃得慢,车行至那,已临近中午。没想到闷热的近午天气里,千亩荷田中仍是人头攒动,赏荷之人摩肩接踵,很是热闹。更令人惊喜的是,在荷田观荷步道上,还偶遇数位相熟影友。攀谈之下得知,其中一位竟然在不到半月的时间里,第六次来此拍荷,并将其疯狂的拍荷行为,“归罪”于我,弄得我有点哭笑不得。去年此时,陪老领导偶然到此,首次遇见婀娜多姿的幼荷,心有所动,弄了一篇名为《平乐瘦荷》的图文,在《桂林日报》等不少媒体刊发。众多影友闻讯前往,却有部分没有拍到令其满意的照片。要知道,一张好的图片,不仅凝聚了拍摄者的综合素养,还得宜于天时地利,有些东西是不可强求的。

午餐前,首次品尝了用某种睡莲花朵泡制的茶,那股清香自喉入脾,在炎热沤雨的夏日里,那真是一个爽!午餐在景区的餐厅吃饭,菜肴以莲藕为主要食材经不同方法配制,再用土法酿制的“米二”(三十多度的米酒)佐食,还是一个清爽!攀谈中,知道了游客如织的原因:因景区规划建设的两千米观荷步道,目前还只修到八百多米,其余步道及其他设施尚在建设中,故对前来观荷者一律免票。这是造成周末每天游客超过三千的主要原因。另外得知,该千亩荷田中有数百亩“双季藕田”,且首季已经上市。本人插过队,也种过“双季稻”,却真不知莲藕也有种双季的,真是长见识了。

高埠的千亩荷田,地处平乐、阳朔两县交界处,为四周环山的岩溶盆地,地势平坦,环境优雅,进入性强。近年来,火爆的市民周边游方兴未艾,尤其是那些结合农耕文化种植的既可观赏又能食用的植物,已经得到许多市民的青睐。

新闻推荐

桂平两铁皮石斛品种通过农作物新品种审定

本报讯(记者方朗通讯员郭映云)近日,桂平市选育的两个铁皮石斛品种白石山1号、白石山2号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农作物新品种审定,获准在广西铁皮石斛产区推广种植。据悉...

平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重归高埠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