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家到桂林旅游大多是慕桂林山水甲天下之名然而桂林还

南宁晚报 2013-04-15 02:33 大字

大家到桂林旅游,大多是慕桂林山水甲天下之名。然而,桂林还有一个甲天下恐怕很少有人注意到,这就是桂林的摩崖石刻,它也是天下第一。整个桂林有摩崖石刻两千多块,其中桂海碑林便是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

桂林设郡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桂林的群山不仅形象奇俏,而且历史悠久,历代无数骚人墨客留下的诗词歌赋汇成了浩如烟海的山水文化。文章因山水而发,山水得文章而传。自然美景与人文古迹交相辉映,蔚为壮观,让人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

桂林摩崖殆遍,壁无完石,历代留下的石刻很多,内容丰富,有反映政治经济的,有记载社会历史的,有赞美桂林山水的,有题名纪游的。字有行、草、隶、篆、楷等等,碑有全国罕见的天碑、反字碑,最著名的北宋党争的见证《元佑党藉》碑,世人称道的《五君咏》碑,记录宋朝狄青等平定侬智高起兵反宋史实的《平蛮三将题名》碑,还有反腐檄文《龙图梅公瘴说》碑等等。

岭南自古被认为是“岚烟氛雾,蒸郁为厉,中之者死”的可怕地方,彼时中原认为广西是边远蛮荒之地,“历代号为瘴疠之乡”。为弄懂什么是瘴疠,笔者1998年做纪录片《壮医壮药》时查阅了大量的史记资料,所谓的瘴疠是因广西山高林密,炎热多雨,湿热地气和动植物腐臭之气混为瘴毒,即疟疾等传染病。《后汉书.马援传》载:“出征交瘴。土多瘴气”,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时,“军吏经瘴疫死者十四五”。两江(指左、右江)水土尤恶,一岁无时无瘴:春曰青草瘴;夏曰黄梅瘴;六七月曰新禾瘴;八九月曰黄茅瘴,土人以黄茅瘴为尤毒。民谚有云:“青草黄茅瘴,不死成和尚。”可见岭南瘴气为害之烈。

梅公即龙图阁大学士梅挚,字公仪,新繁人(今四川成都人),进士出身,曾任苏州通判,累迁侍御史,右谏议大夫等职。文章政事,绰然有声。梅挚于景佑年间出知昭州(今广西平乐县)梅公到广西后,听了瘴气侵人之说,体验到所谓瘴毒并不可怕,深感官场的腐败远甚于瘴疠,于是在宋景祐年间(1034年—1038年)作《五瘴说》,抨击当时官场腐败的行为。

梅挚说“仕有五瘴”。做官的有五种瘴气:第一瘴是“急征暴敛,剥下奉上,此乃租赋之瘴也”;“深文以逞,良恶不白,此乃刑狱之瘴也”;“昏晨醉宴,弛废王事,此乃饮食之瘴也”;“侵牟民利,以实私储,此乃货财之瘴也”;“盛拣姬妾,以娱声色,此乃帷薄之瘴也”。梅公把官场中致人于死地的五瘴“租赋”、“刑狱”、“饮食”、“货财”、“帷薄”列出 来,告诫做官的人哪,这种瘴气,比岭南自然界中的瘴气厉害得多!中之则死。而且是中了这些瘴气以后呢,民怨神怒,是要受到惩罚的。梅公尖锐地指出当世“民怨神怒”之源,在仕宦群中普遍存在的“五瘴”。“而仕者或不自知,乃归于土瘴,不亦谬乎”!这是一篇讨伐官场丑恶行为的檄文,此文出自封建士大夫之手,更属不可多得。

如果说宋朝士大夫沉湎于金钱美女、酒色财气中不能自拔是封建社会的局限的话,那么在96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官场中仍然有为了一己私利而置党纪国法而不顾、被“五瘴”击中致死的贪官污吏,他们是不齿于人类的“瘴疠”,这就说明了代表人类的先进思想要战胜人性的弱点——贪婪与享乐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今日重读《梅公瘴说》,仍有振聋发聩之警世作用。

郭沫若先生到桂林参观时,读了桂海碑林这篇《龙图梅公瘴说》后,赋诗赞曰:“梅公瘴说警人心”!欣然挥笔题了一首七律:榕树楼头四壁琛,高临唐代南门古,山谷系舟犹有树,风和日暮群峰静,梅公瘴说警人心。遥望杉湖春水深。半塘余韵缈如琴。地上乐园信可寻。

李少明

新闻推荐

广东等三地警方查处发现有5000多吨假盐已流入市场,广西盐务部门通报—— 放心,未发现广东假盐流入广西

■本报记者 潘国武 实习生 余晗 文/图 日前,广东、山东、湖南三地警方联手成功摧毁一起跨省市储售假盐的犯罪网络团伙,发现有5000多吨假盐已经流入南方市场。...

平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