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重大项目 推动工业振兴 桂林市凝心聚力攻坚项目建设

桂林日报 2020-05-21 11:38 大字

□本报记者周绍瑜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出了一张严苛的试卷。前所未有的大考,考验着经济发展的韧性,考验着实干与担当,也考验着化危为机的智慧。

攻坚二季度,稳住上半年,全力以赴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市委、市政府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全市上下凝心聚力、迎难而上,担当作为、奋勇争先,以时不我待的状态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桂林工业振兴。

奏响重大项目建设交响曲

重大项目建设是当前做好“六稳”工作、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抓手,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4月29日,正阳西巷正式建成开街,标志着靖江王府片区历史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改造提升项目完美收官。作为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竣工后整个王府片区的历史文化遗存将得到有效保护利用、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商业业态持续优化,进一步带动完善老城区城市功能,成为展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新形象的重要窗口和名片。

进入4月以来,桂林市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迅速推动重大项目开竣工,抢抓项目建设进度,奏响了重大项目建设的交响曲。

5月8日,自治区举行“五网”建设大会战地下管网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桂林分会场,桂林市共有5个“地下管网”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4.07亿元,建设改造地下管网13.55公里。未来三年,桂林市将建设改造地下管网3115.55公里;4月17日,2020年全市第二次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在桂林经开区举行,包括桂林经开区教育产业园百年基业项目在内的81个项目集中开竣工,项目总投资达256.67亿元;自治区“双百双新”产业项目集中开竣工暨桂林市智能电子三轴稳定器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建成投产,项目建设总投资3.5亿元,投产后将实现300万套稳定器生产……

今年,桂林市将实施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150项,计划投资120亿元,其中新开工40项以上,投产70项以上,新增产值50亿元。

1-4月,初步统计,71项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7.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0.8%。17项重中之重项目完成投资31.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4.4%。其中,11个是工业项目,也是市民关注度高的项目。桂林深科技智能制造项目二期厂房已封顶,预计9月30日交付使用,智能手机年产能将达5000万台以上;桂林华为科技城已完成规划并开工,引进的深圳华谊智测整体搬迁项目一期正开工建设,启动年产500万套的手机构件项目建设;新桂轮橡胶项目每日产能稳定在2600-3000条,预计9月完成新增设备安装调试,年产能提升至150万条;桂林平钢年产120万吨炼钢及轧钢生产线技改项目已竣工投产,年产钢材120万吨,填补了广西无高强度特种钢材市场空白。

全力攻坚项目建设“堵点”

5月14日,由市政府、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华为、深科技等多方多部门参与的工作交流会召开,研究推动“一基地三中心”,即智能制造基地、软件开发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鲲鹏联合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与会各方积极讨论,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措施。

针对项目建设的堵点痛点,桂林市严格落实市领导联系服务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业企业机制,紧盯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一项目一方案、一困难一对策”,深入一线抓协调、抓督查、抓调度,主动指导和服务项目建设及企业发展,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截至目前,3月份收集的44个问题,已协调解决40个,其余4个问题正在推进。4月份收集的25个问题,已召开项目专题协调会进行协调,逐一明确处理方式。其中,桂林高铁综合客运枢纽提升改造等8个项目提出的13个问题已现场解决;深科技智能制造等5个项目提出的6个问题已提出解决方案;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等3个项目提出的6个问题已明确责任部门,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同时,桂林市充分用好用活国家、自治区层面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推动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广西出台措施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 桂林多举措助力 职场“暖流”涌动

日前,桂林各高校的学生陆续回到校园,不少应届毕业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也继续投入到求职大军中。据了解,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叠加...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