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山半水”奏“富歌”
本报记者 李启瑞 尹如琴 骆展胜
龙胜,桂北山区,侗、壮、苗、瑶聚居地。
“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对龙胜各族自治县17万群众生存环境的真实描摹。
面对高山远水,龙胜各族儿女以民族文化为音符,化“九山”为优势,变“半水”为欢歌,在扶贫开发的征途上越奔越轻盈,谱写了一首首“九山半水也富民”的时代新曲。
民族“文化魂”
火了“龙脊游”
“一梳长发黑又亮,二梳长发等情郎;梳妆长发迎贵客,乌发飘飘乐逍遥。”和着欢快的鼓声和朗朗笑声,一群红瑶阿嫂阿妹翩翩起舞,一曲《长发瑶》歌罢,中外游客掌声响起,相机对着长长的秀发频频闪光。
9月下旬,在和平乡龙脊大山深处的黄洛瑶寨,记者见证了龙胜“民俗游”的精彩一幕。
作为龙脊景区A片的13个村寨之一,黄洛瑶寨每年接待游客达20多万人次。“按每人每次在这里吃住消费最低50元计算,一年下来就是上千万元,老百姓想不富都难啊。”随行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恩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梳妆打扮展瑶韵,舞动长发能挣钱。近年来,龙胜大力发展“民族风情游”,正是抓住了民族“文化魂”。歌舞队演员潘云英说,黄洛瑶寨120多名成年妇女中,有80多人的头发长1.4米以上,已被吉尼斯收录为“世界群体长发之最”,被境外游客戏称为“飘逸的山寨”、“天下长发第一村”。
“每家在歌舞队都有股份,演员演出按场计酬,旺季月薪可达2000多元;村里以前外出打工的人,现在都回家搞旅游了。”瑶妹潘永艳笑言,“前些年,因电影《寻找刘三姐》来龙胜拍摄,我与剧组工作人员相识,随后去北京打工,只干了大半年就回来了,在那打工还不如在家门口当老板呢。”如今,小潘在寨边开了一家两层楼的餐馆,生意十分红火。
“过几天就到国庆黄金周了,我们准备以禾龙节迎接八方来客。”龙脊大寨村党支部书记潘保玉笑言,像小潘这样直接或间接“吃旅游饭”的,在龙胜至少有两万人。为吸引更多游客到龙胜,县里今年提出“打造民族文化百节之县”。像龙脊的“红瑶晒衣节”、“金秋文化节”、“国际摄影节”、“万人火把节”等一个接一个,客人来了,总得吃住消费吧,就连地里的红薯、玉米都卖出了好价钱。龙脊群众靠旅游扶贫开发,年收入上万元的人家比比皆是。
记者点评:不把“九山”当包袱,敢叫文化放光辉。世代居住在崇山峻岭中的龙脊少数民族群众,之所以能蹚出一条“旅游富民”的新路,一是得益于县委、政府的大胆引导,二是抓住了民族文化这个“魂”,三是真正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山多路远,不应成为贫穷的“理由”。此乃“龙胜启迪”之一。
金坑始见“金”
不再“舞两舞”
走在景区的盘山道上,周恩平向记者一行讲述着龙脊B片——金坑梯田的故事。
顾名思义,“金坑”乃藏金之坑。“山里真有黄金吗?”周恩平借用一句流行的网络语笑答:“别迷信哥,哥只是一个传说。”他接着解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这里实在太穷,年人均收入不足700元。为了生计,金坑的汉子们豁出老命,试图从山里刨金,结果却是“十个挖金汉,九个男人亏;剩下那一个,去见阎王爷。”
金坑片区有4个村寨,皆为红瑶聚居地。过去,世代受穷的红瑶群众戏称生活为“舞两舞”。意思是说,山里人没钱买油买肉,做菜时,用一块舍不得吃的肥腊肉在烧红的锅底抹两下,让锅里沾点“油味”。而今,游客已无法看见这般心酸的场景,耳闻的是这首《金坑歌谣》——“旅游开发好处多,民族风情走出国;赚完美元赚港币,农家越过越快活。”
在金坑1号景点,记者与全景楼酒店老板阳明波邂逅。小阳风趣地说,如果把龙脊梯田的俊美比作“母亲”,那么,金坑梯田的雄浑就像是“父亲”。“这些年,我是站在‘父亲\’的肩膀上创业的。‘全景楼\’开办10多年了,金坑的变化,我是见证人也是受益者。去年,我拆除旧店,投资1500万元按四星级标准在原址重建,目前正在抓紧装修,一期80多间客房在这个国庆黄金周就可以接待游客。像我这样,让金坑真正焕发‘金光\’的人还有许多。”言语间,阳明波充满自豪感。
“一颗糯米两头尖,糯米酿酒比蜜甜;有缘千里来相会,阿哥阿妹心相连。” (下转第十版)
(上接第一版)伴着《迎宾曲》的旋律,记者与金坑阿妹手拉手跳起了“团圆舞”。随行的县委常委、副县长石修雄边跳边介绍,拥有“中国文化旅游大县”和“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两顶桂冠的龙胜,高擎“生态牌”和“风情牌”,形成了龙胜温泉、龙脊梯田、县城、南山、彭祖坪和花坪等六大景区,全县已开发经营景区景点达30多处,年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
旅游还带动了高山农业综合开发。“龙脊四宝”、高山萝卜、凤鸡翠鸭……山里人的种养思维与旅游对接,脱贫致富“多点并举”。用阳明波的话说,如今金坑百姓正享受着“守在深山有远亲”的幸福生活。
记者点评:常言道,靠山吃山。依靠“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自然资源,龙胜各族人民依托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青山绿水,将文化转化为旅游资源,将“山货”就地转化为“商品”,缔造了一个个“巧吃山”的传奇。“唱着山歌搞旅游”的进步生活方式,是山区人民善走开发式扶贫道路的生动写照。此乃“龙胜启迪”之二。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杨子健本报通讯员吴海华龙胜各族自治县江底乡是一个只有9000多人的小乡镇,与资源县的河口乡、湖南城步的汀坪乡搭界,九山半水半分田。由于到处是山,当地许多群众的用水、出行一直很困难,贫困...
龙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龙胜各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