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兰魁:丑到极致乃大美

桂林晚报 2018-04-02 10:38 大字

“够拼的”西大校长马君武缅怀先贤 对话卓越筱兰魁:丑到极致乃大美dlrb  2018年04月02日 星期一 首页上一期  下一期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版面概览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筱兰魁:丑到极致乃大美

 

筱兰魁

■周昱麟

冬去春来,又是清明时节。弹指间,桂剧泰斗筱兰魁离开我们五年了。

作为故人,中夜耿耿,寻思着要给老人家写点什么。便约上他徒弟二三小坐,诉一诉师恩厚德,聊解心结。

2007年曾在市百花剧场磕了头拜师的唐振芳说:“筱老的名头,在桂林是妇孺尽知的。他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有戏。而他留下的宝贵财富,不仅是继承发展了的桂剧传统文化;更身体力行,让我们这些做弟子的懂得做人、做事,一辈子认认真真。”

振芳是1989年跟筱老学戏的。筱老时任全州桂剧团名誉团长,排演《血丝玉镯》。第二年便让她担纲主演大型桂剧《赖宁》,接着排练桂剧《打神告庙》,拿了1994年地区青年演员大赛一等奖。筱老又任导演,帮她排彩调《双下山》,其中“思凡”一出,录制成VCD光碟发行全国。后来还合作了小品《刘大贵新传》、《野马》、《骆驼妈妈》等。老师独特的筱派桂剧丑角艺术风格,诙谐幽默,含蓄风趣。

尤其是《刘大贵新传》,讲戒酒的故事。包袱一个连一个,笑点多多,真个叫人捧腹。

我不禁回忆起当年总工会组织戏剧下基层的事来,那时一年到头,筱老几乎天天带着大家去桂北各地巡演。矿山,村庄,市井街巷,插科打诨,鹞子翻身,观众笑声喝彩声连天,百看不烦,他亦百演不倦。比如说临桂,无论哪个圩市角落,都留下了一片欢声笑语。可以说,走进生活,接地气;且在古老的桂剧中融入曲艺、彩调、话剧、小品诸般艺术,使之焕发生机。我想,这便是筱老的艺术生命长青的缘故。

筱老原名周明亮,又名周筱兰魁,1933年出生。父亲周兰魁曾被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誉为桂剧的“花脸王”。从小耳濡目染,对桂剧兴趣极浓。6岁时,剧团排演需一“卖烧饼武大郎”角色,演员须全程走“矮桩”。团里无人胜任,他却脱颖而出,从此步入演艺生涯。7岁进桂林光明桂剧社学戏,8岁登台演《大闹天宫》,从6张桌子叠起的7米高台上凌空翻下,赢得“科里红”和“小戏怪”的美名。之后成为广西桂剧四大名丑之一的唐仙蝶入门弟子。1950年曾赴朝鲜,战地慰问演出桂剧《拦马过关》。1960年,27岁主演《唐知县审诰命》,成功地塑造知县唐成。一时名震华南,由此奠定了他在新中国桂剧史上的扛鼎地位。2008年,由自治区桂剧团申报,国家一级演员筱兰魁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慧眼识英才,且呵护培养。当年在全州,不仅让唐振芳由花旦改演小生赖宁一举成名。现广西桂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与她一同拜师的梁小曲,也因筱老提议,由小生改演桂剧《作文章》中丑角而出彩。而晋京展演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和“文华”大奖的《大儒还乡》,剧中饰演一号主角陈阁老的演员,原是演花脸的,因筱老在20多年前听他吊了一嗓子,觉得改演生角更合适。遂得以横空出世,石破天惊。

老师临终前昏迷5天,一直在啊啊呀呀地哼唱。守在身边的弟子们抓着他的手哭泣:“我们会听您老的话,好好演戏,好好做人!”凌晨,忽然有人一声呐喊:“唱啊!”徒子徒孙敞开了嗓门唱起来,慈爱的筱老在他喜爱的戏曲声中阖目而逝。

新闻推荐

市住建委召开房地产市场形势座谈会

动态3月20日下午,桂林市住建委与市房协在兴进·漓江郡府一楼会议室召开了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形势座谈会。会议由市房协会长申应林主持。市住建委副主任刘江帆、房产开发经营监管科科长王郁岚和市房...

临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桂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