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白果皇后”满树尽披“黄金甲”

南国早报 2019-10-29 15:59 大字

海洋乡境内古银杏树美不胜收,吸引了众多游客。 阳成斌摄 “白果皇后”树高18米。 南国早报记者 邓振福摄

南国早报记者邓振福实习生蒋长江

银杏俗称白果,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生物(也称“活化石”),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桂林市灵川县海洋乡有“天下银杏第一乡”之美称,在该乡九连村委岐岭自然村,有一棵1400年的银杏树,被称为“白果皇后”。“白果皇后”高近18米,挂果多时,产量达4000公斤。如今,海洋乡境内百年以上的银杏树达1.7万株,2014年农业部评选“中国美丽田园”,灵川县海洋银杏景观名列其中。

探访

四个成人才能合围树干

10月25日,南国早报记者来到岐岭自然村,看到矗立村中的“白果皇后”,树干粗壮笔直,枝繁叶茂。记者与3位同行的成年人张开双臂,才能将这棵古树的树干合围。

据林业部门公布的资料,这棵古银杏树高约30米,胸径1.72米,平均冠幅为17.5米,东西宽15米,南北宽30米,整个树冠的遮地范围达450平方米,树龄1400年。

记者在现场看到,古银杏树的主干在距离地面3米多高之处分出两杈,其中一杈树干已损坏,村民说那是2010年古树遭雷击留下的痕迹。

家住银杏树旁的村民秦桂英说,每年11月底至12日上旬,银杏叶变黄,微风吹过,树叶扑簌簌落下,院子里满地金黄,风景十分醉人,来观赏的游客络绎不绝。

故事

村民不受诱惑保护古树

“白果皇后”虽然长在村民秦桂英家门口,但不是秦桂英家的,而是旁边村子另外几户人家的。记者找到其中一名树主赵潘瑞,他今年81岁,有半棵古银杏树份额。谈及古银杏树的故事,赵潘瑞说,这棵千年古树很久前被村里的地主占有,解放后才收归村集体。上世纪80年代分田分地时,他家分到了半棵古树。那时白果在市场上得价,他们给银杏树杀虫施肥,银杏树长势好,挂果最多的一年,村民们摘了100多箩筐,每筐约40公斤,一年产量约4000公斤。那一年,他家分得卖果钱8000多元,而当时乡干部的月工资才几十元。“这棵银杏树,对家里的经济帮助很大。”赵潘瑞说,近些年,随着嫁接的银杏越种越多,白果产量高了,收购价格随之下降。

前几年,有城市大搞“森林城市”建设,需要大批的银杏树,于是不少树老板登门想买这棵古树,开价从14万一路涨到20多万元。“这是千年古树,要保护起来,不能卖的!”好几批树老板被打发走了。

发展

“银杏海洋”变乡村致富金库

在海洋乡,流传这样一首民谣:“家中富不富,先看白果树。四旁银杏树,等于大金库。”广西多地盛产银杏,以灵川银杏为代表,灵川银杏又以海洋乡的最负盛名。据统计,灵川县海洋乡境内种植银杏树约100万株,1万多亩,百年以上的银杏树达1.7万株,人均拥有量居全国第一。该乡境内,现存两棵千年银杏树王——“白果皇后”就是该乡存活最久的银杏母树,另外在桐木湾村,还有一棵古银杏树被称为“白果皇帝”,是海洋乡现存最大的银杏公树。1998年,海洋乡被出席全国银杏研讨会的专家们冠以“天下银杏第一乡”的美称,2014年灵川县海洋银杏景观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田园”之一。

每到秋冬季节,海洋乡随处可见“满树尽披黄金甲”的美丽景观,吸引着众多外地游客,这给海洋村民带来可观的效益。银杏休闲生态观光旅游,不仅培育了大桐木湾、小桐木湾、画眉弄、思江、大塘边、北岱底等核心旅游村庄,还衍生了海洋乡45家饭店和150家农家乐。据不完全统计,直接或间接受益于海洋银杏旅游发展的村庄有40多个,惠及1000多户村民。海洋乡年产白果800多吨,深加工不仅提高了白果附加值,还发展了一批银杏深加工企业。目前,围绕银杏的食用、药用价值探索银杏深加工,已开发出银杏酒、银杏茶、银杏系列食品等产品。

新闻推荐

灵川开展秋季学校食品安全、饮水问题、传染病防控检查

本报讯(通讯员陈善旭廖敏)为进一步加强2019年秋季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品及饮水安全和传染病防控工作监管,降低校园发生食...

灵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