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税务立体帮扶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刘毅杨广烨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灵川县大圩镇下张村的蔬菜基地里,一株株翠绿的瓜秧上挂满了灯笼状的苦瓜,黑色土地里长出凝脂白玉般的茄子,让人倍感新奇。十几名菜农正在忙碌地采摘、搬运、筛选、分类集装。
“今年我们引进优质新品蔬菜,并采用新的嫁接技术进行了改良,目前共种植白苦瓜、灯笼苦瓜40亩,白茄子25亩。8月份以来,我们收摘蔬菜逾10.5万公斤,销售收入达到43万多元,这些优质新品苦瓜、茄子的价格是普通茄子、苦瓜的2至3倍,主要供应深圳、香港市场。”下张村村主任、村民合作社社长张名杏介绍说。
“金点子”催生“致富梦”
下张村原为深度贫困村,全村767户农户当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175户,近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扶贫后盾单位桂林市税务局的帮扶下,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23%下降到目前的2.67%。
“虽然大多数村民基本上不愁吃、不愁穿,在医疗、教育、住房上也有了保障,但离致富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村集体经济特别落后。”桂林市税务局驻该村第一书记陆挺介绍,长期以来,下张村以种植业为主,原本村里主要种植韭菜、豆角、水瓜等普通蔬菜。该村蔬菜产业虽已初具规模,但优势农产品缺乏集约化经营,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周年生产能力差,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推动该村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品转型升级已成当务之急。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面貌,带领下张村村民尽快走上致富道路?这成为了陆挺与扶贫工作队员们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桂林市税务局利用信息采集上的优势,联系当地一家种养龙头企业,请专家到蔬菜基地现场,对当地的气候、土壤进行分析,通过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他们发现,下张村的上罗自然村自然条件优越,土质肥沃,地势平坦、开阔,植被保存完好,工业污染程度低,具有生产绿色食品的自然资源条件。同时交通相对便利,项目区距离桂林市区30公里,产品运输方便。
驻村扶贫工作队与下张村村委经过反复协商和沟通,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决定以村民合作社的形式,租用上罗村65亩土地建立蔬菜种植基地,引进并改良新品蔬菜,大力发展优质蔬菜种植产业。
“实帮扶”打通“中梗阻”
策划好了路子,剩下的就是资金问题。张名杏表示,为让项目尽快落地见效,驻村工作队积极向相关部门争取,四外奔波多渠道为基地筹集资金。桂林市税务局先后拿出28万元用于蔬菜大棚、基础道路建设;今年7月,驻村工作队了解到中央、自治区在资金上加大对农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立即向当地政府提交了切实可行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项目申报书,并很快通过上级审核,获得一笔50万元的集体发展资金,为基地项目落实上马解决了燃眉之急。
有了产品,还必须解决销售问题。针对部分村民信心不足、持观望状态的情况,扶贫工作队与桂林市两家农产品企业对接,经过双方协商,企业同意在该村蔬菜基地产品滞销时,以保本价进行收购。同时,后盾单位桂林市税务局大力开展消费扶贫工作,号召本单位的食堂和干部职工购买基地蔬菜,进一步拓宽了产品销售的渠道。销售问题解决了,村民的信心大增,如今已有5户村民入股种植基地。
“除了后盾单位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国家在税收方面的扶持政策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实惠!”张明杏说,蔬菜基地建立之初,当地税务部门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上提早介入,科普税收优惠政策,让他们及时知晓和享受到“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员生产的农业产品可免征增值税”等相关的优惠政策,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为购买方开具发票方面开通绿色通道,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
精准立体的帮扶让下张村在发展集体经济的道路上走得更有底气。“目前桂林种的白苦瓜、灯笼苦瓜、白茄子很少,合作社在引进新品种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这些新品蔬菜的生长能力、抗病能力和产量大大提高,产品供不应求,在价格上也有很大优势。下一步,村民合作社打算进一步扩大优质蔬菜的种植面积,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做强做大合作社。”张名杏自信满满地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邱浩)26日晚,桂林市公安局调集近1000警力对灵川县八里街展开集中统一清查整治行动,掀起全市范围内开展“秋风行动...
灵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