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灵川青狮潭镇:把清洁的触角伸到了田地间

桂林日报 2013-12-17 15:01 大字

本报讯(记者汤世亮通讯员康乔华文/摄)新耕翻的稻田整整齐齐,田埂边的杂草清理得干干净净,一块块醒目的“清洁田园”宣传牌立在田间地头,言简意赅的内容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是12月8日下午记者在灵川县青狮潭镇江头村、涂家村看到的情景。今年以来,青狮潭镇在开展清洁乡村活动时把触角伸到了田地间,不仅在田间建起了垃圾投放池,还引进康华生态种植股份有限公司,引导带动粮食清洁生产技术,实现了田间清洁的由外到内。

12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灵川县青狮潭镇江头村,走在干净的水泥路上,两旁农田的水沟里见不到一片垃圾,一些农民正在用自家的有机肥在浇灌蔬菜。“要是以前,公路两边的田里到处都是红红绿绿的垃圾,哪里看得!”江头村村支书蒋德喜说。据他介绍,以前由于村里的小学就在农田边,小学生上下学的路上吃东西乱扔乱丢,沿公路旁的水沟里到处都是垃圾。再加上农民之前用过的肥料袋子、农药瓶随手乱丢,让村里的农田几乎成了垃圾场。

“这些垃圾丢在田里,容易对农田造成污染,进而影响农作物的质量。”蒋德喜说,更让当地村民担心的是,由于长期使用尿素等化肥,土地板块严重,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再不想办法,以后种出的粮食都不敢吃了。”蒋德喜说。

如何由外到内地让村里的田园清洁起来?江头村首先要做的是清除田园上看得见的垃圾。为此,村里抓好保洁员队伍建设,建立生产垃圾投放点25个,出动400多人次对田间示范点进行清洁。目前,青狮潭镇全体干部职工通过对辖区进行包干,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农田“白色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清收和分类处理农药瓶、肥料袋等各种农业生产废弃物,促进形成“你捡我捡大家捡,田间地头随处捡”的良好文明习惯。

“光面上干净了还不够,还得让环保观念深入到农作物的种植上来。”青狮潭镇“美丽办”的一位负责人说,这就需要减少农药使用量,减轻化肥投入量。该镇组织涉农部门相关技术人员深入村屯、田间地头向群众宣讲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对生态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要求群众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杀虫灯、性诱剂、黄板、生物农药等绿色环保新技术。增加施用农家肥、沼气液等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这样一来,既改善了农产品质量,也杜绝了田间地头生产的垃圾和农药瓶罐等污染。”蒋德喜说。

今年秋冬以来,该镇党委、政府经过实地调查,召开群众大会确定了江头村500亩蔬菜基地、涂家村2000亩油菜花、塘社村食用菌等3个秋冬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新技术、推行生态循环种养新模式、推出一批标准化生产新田园。并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参与“清洁田园”工作,使生产环境、田园生态得到进一步改善。

下图为青狮潭农民用自家的有机肥在浇灌蔬菜。记者汤世亮摄

新闻推荐

尽快打通福利路南段为“北通”工程作积极贡献——— 访福利路一期工程指挥部现场负责人、市市政局总工程师张坤

□本报记者孙敏/文何平江/摄   &n...

灵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