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村支书莫秋明:带领村民做新型农民
莫秋明在修剪油桃枝条记者汤世亮摄
□本报记者汤世亮通讯员陈林唐日明
“有村民想种油桃,我去育苗基地给他选了100多株苗。”近日,记者在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东科村见到莫秋明的时候,他刚从地里回来,脚上和裤管上沾满了泥。今年38岁的莫秋明是东科村历届以来最年轻的村支书,同时也是该村油桃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年轻人就应该有年轻人的朝气和闯劲,不能坐守其成。”说起已初具规模的油桃产业,平日里话不多的莫秋明显得有些兴奋。
莫秋明是土生土长的东科村人。从小学习成绩不错的他,1999年中学毕业时原本考上了柳州的一所中专,怎奈当时家庭贫困,不得不放弃求学之路,报名参军。“退伍的时候我原本可以去县城单位上班,但考虑到家里父母没有人照顾,我就回来继续种果树了。”莫秋明回忆说。从小跟着父母种果,莫秋明心底对农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很多人都想跳出农门,认为做农民就是没出息,但我不这样认为。”莫秋明说。离开老家当兵的5年里,莫秋明一直在关注农村农业,从每年国家有关“三农”的一号文件中,他感觉到农村创业的空间很大。
2004年,退伍后的莫秋明顶着父母和邻居的异样目光回到老家种月柿。回家做农民的莫秋明却并不“安分”。刚回家那会儿,父母给他留下了近10亩的月柿“家底”。但过了六七年,这个“败家”的儿子就做出了一个让父母和邻居惊呆的决定:把家中所有的月柿送给妹妹种植管理,自己另起炉灶种植油桃。“种了几十年的月柿,价格一直没变,成本却一直在涨,是到了该调整的时候了。”莫秋明说。莫秋明所在的东科村是个半山区的瑶族村,全村有月柿5000多亩,是该村的主打产业。近些年来,种植成本不断上涨,而月柿价格还是停留在10多年前的一块多钱一斤,东科村的大部分果农除去人工成本基本已赚不到钱了。
“其实村里的大多数果农都知道继续种月柿已经不赚钱,他们也想过要改变,但缺乏改变的勇气。这就需要一个领路人给他们做示范。我是党员,又是村干部,这个头只能我来带。”莫秋明说。2014年,莫秋明不顾父母的反对在村里租了20亩地开始种植油桃。“这的确需要勇气,原来的10万斤月柿除去成本每年也有五六万元的收入,但种油桃我预付的租金就要16万元。”莫秋明说。尽管看起来有些冒险,但莫秋明知道,自己回来做农民就不能再跟父辈一样两眼只盯着果园,而不顾市场的变化。“我觉得首先应该有这样一种认识,不要把农民看成是一种特定的身份,而是把做农民当成一种事业、一种职业。”莫秋明说,把做农民当成一种职业,那就需要从生产到管理、销售,再到扩大经营,都要遵循市场规律,都要标准化和科学化。他举例说,他的父亲和村里的老一辈农民在给作物施肥、浇水和杀虫的时候,都是凭经验,施肥放多少都是随手抓一把,时间上早两天晚两天在他们看来影响都不大。“我会记录作物的生长周期,浇水、施肥的准确时间,用量上我也要用秤去称。”莫秋明说。
由于管理科学,2017年莫秋明的油桃丰产了,平均3.5元/斤的销售价格让莫秋明赚了近20万元。看到莫秋明赚了钱,东科村的村民也开始砍掉一部分自家不值钱的月柿,跟着他种油桃。莫秋明义务为他们提供油桃种植技术。如今,全村油桃种植面积已有200多亩。莫秋明告诉记者,这几年他免费送给东科村及周边村民的油桃苗共计3000多株。2017年,莫秋明注册了一个家庭农场。“我想通过我的影响,改变东科村农产品生产单一的局面。更重要的是,改变村民的传统生产观念,让他们也能成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莫秋明说。
新闻推荐
刘世锋在修剪山楂枝条游客在农场欢快地跳起了民族舞。游客在山楂花中合影留念。□本报记者汤世亮通讯员林坤增文/摄201...
恭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恭城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