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水库移民村的典范

广西日报 2010-05-06 22:50 大字

本报记者 韦继川

黄竹岗面积很小,小得连十万分之一的恭城瑶族自治县域地图上也找不到它的名字。这个离县城近40公里的自然村,不足0.5平方公里,人口不过200。

黄竹岗名气却很大,它曾因村民多年上访而“名声在外”,如今变成人均年收入过万元的富裕和谐文明新村,为广西乃至全国树立起水库移民村的典范。

修水库异址搬迁

重建家园路艰难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黄竹岗人居住在桥头村,人均有水田1.6亩,生活虽不宽裕但过得安逸。

1967年,县里决定修建兰洞水库及电站,桥头村所处的地势较低,正好适合作为水库中心,因此需全村搬迁到山坡上的黄竹岗。

万事开头难。黄竹岗山高路远,出行不便,特别是水田人均不到0.2亩,村民搬迁后生计难以保障。更要命的是,1970年4月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使艰难创业的黄竹岗人雪上加霜。由于损失惨重,黄竹岗有5户农户被迫迁往他乡,但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留下。然而,尽管黄竹岗人多勤劳,艰苦的自然条件却使灾后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路走得异常艰难。

“一日三餐杂粮饭,一年四季布衣裳,黑夜采光松明火,白日劳作鸟兽伴。”这就是当年黄竹岗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水田面积少,粮食缺口大,村民种田不能解决温饱。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的黄竹岗人,既有对现状的无奈,更感觉到了前路的迷惘。 

年年上访等靠要

不如奋发谋发展

1982年开始,黄竹岗有些人隔三差五到县里、自治区上访。10年过去了,邻村同等条件的村屯,因为大搞种植有了好收成,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我们这样闹下去可不是办法啊!”村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这时,当地党委政府敏锐地抓住了这种思想转变的苗头,立即去做村干部和党员的工作,再分头去引导和鼓励村民。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黄竹岗人很快想通了这个道理。说干就干!在村里党员骨干的带领下,全村老少上山挖坑造林,同时对所管辖的山场实行了封山。几年下来,村四周的荒山慢慢披上绿装。看着这满山苍翠,黄竹岗人心中升起了希望!

在当时的村支部书记唐文芳带领下,黄竹岗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走起了“偏门”——在旱地甚至水田里种植“非粮”作物,他们先后种过板栗、山楂、红枣、八角、白果、油桃和烤烟。但是,绝大部分不是因为水土气候不适而“夭折”,就是因为市场销路不好而成了“绿化树”、“肥地草”。

一次次的失败,并没有让不服输的黄竹岗人退缩,反而更焕发了他们的斗志、激活了他们的思路……看到山外一些农户种植月柿的效益很可观,村里的几个党员骨干就试着种了十几亩月柿,没想到这一试却试出了个“银满川、金满岗”。1996年全村只有150亩月柿,到2000年扩大到了500亩。全村人均收入也从1996年的600元增长到了2000年的3000元,黄竹岗人从此彻底告别了温饱不保的日子。

个人富了不算数

大家富了才叫富

走对了路子,经过十几年的打拼,黄竹岗人富裕了,村里的“领头羊”们仍在寻思着下一步怎么干。时任兰洞村委会副主任的李强碧找到李富强、李富刚等人商量,针对村小组里劳力有限、基础差、底子薄的情况,他们提出“开发集体果场、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农户脱贫”的思路,结果在村小组的户代表会上获得一致赞成。

于是,几个骨干分工负责,大家忙开了。恰巧这年是县人大联系兰洞村的农村工作,村民代表找到时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林中贤时,他立即与其他领导商定,资助1.3万元给黄竹岗人购买月柿果苗,200亩的集体果场很快建了起来。

为了让集体果场办得成、管得好、有效益,同时又能发挥帮扶贫困户的作用,村里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果场管理办法,即:“集体所有,分户管理”,等到有收入时,实行“大头(十分之九)归己,小头(十分之一)交公”。不仅如此,先富起来的党员、骨干如李强碧、李富强等人,还主动结对子帮扶贫困户。除了出钱垫支帮助贫困户购买农资外,他们还经常到果场手把手地指导贫困户管护果树。

天道酬勤。2003年,黄竹岗集体果场的月柿开始挂果,次年株产达到20公斤。如今,果树已经进入丰产期,每亩年产量4000公斤以上,收入6000元以上,果场年收入达到16万元,承包管理果树的贫困户年收入也超过1万元。

为了使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里连片种下了1000亩毛竹。从2005年开始,村里又将每年两万多元的公益林管护资金纳入集体统一管理使用。2007年,黄竹岗集体收入达到了20万元,且今后以每年不低于5%的速度递增,农民的人均年收入超过6000元,就连原来较贫困的农户人均年收入也超过了3000元。

眼下的黄竹岗,全村42户有钢混楼房40座,农用车、摩托车、移动电话、彩电、冰箱、太阳能热水器和电脑对村民来说,早已不是稀罕物了。

富而思进促和谐

文明之光耀山村

穷则思变,富则思进。文明和谐之风弥漫着黄竹岗这个移民新村。

在县、镇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黄竹岗先后建起了灯光球场、室内舞台、读书室、娱乐室,还成立了文艺队、舞狮队,每逢重大节日都组织开展各种比赛,群众文体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村里还制定了村规民约,向村民提倡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当地村干部自豪地告诉记者,近10年来,黄竹岗没有发生过刑事、治安案件,没有出现过违反计生、土地、林业等政策的现象,也没有发生虐待老人、打骂妇女和迷神信鬼的行为,甚至连相互红脸斗嘴的现象也少有,适龄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都是100%。

2008年,自治区水库移民管理局将黄竹岗建成全区移民新村建设示范点和移民培训基地。自治区水库移民管理局局长吴秀永介绍,黄竹岗是最好的培训移民载体,它的经验值得很多库区移民村借鉴甚至复制。

主管水库移民工作的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蒋家柏认为,黄竹岗水库移民培训基地这个“用典型引领移民,靠移民培训移民”的创新培训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比较受移民群众欢迎。

在黄竹岗,记者恰好遇到从富川专程来学习取经的移民代表潘记书。他说:“我已经是‘四顾黄竹岗\’,因为黄竹岗精神能够感动和激励我们。同样是移民村,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3年后我们要争取赶超黄竹岗!”

新闻推荐

“带”出好成绩

本报记者贺波本报通讯员贺超刘先春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近3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检察系统“文明接待室”和全区检察机关调研工作、政治工作、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连续3年被评为桂...

恭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恭城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