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匠心独具 传承技艺 本报记者 杨 盛

南宁日报 2017-05-19 05:35 大字
黎宏宇不忘初心,不断学习和传承木雕传统技艺。(黎宏宇供图)每当陆明做好一把吉他,他都要认真调试琴弦,这就是匠心所在。

本报记者宋延康摄黄冬鹏(左)将用一生的时间去揣摩制造壮刀的技艺,力求每一道工序做到尽善尽美。 本报记者宋延康摄

近两年来,当“匠心”一词再度进入大众视野,其所代表的细腻、专注的慢生产精神重新获得关注和认可。匠心,传达的是由手及心的理念,强调双手与心的理念共同凝聚而成的创造,手工匠人则成了“匠心”的代名词之一,匠人们作品的魅力,来源于匠人们对生活的领悟和融入。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长年一直做着一份安静的事业,他们制作了不计其数的精工好物,传承着那些几近消失的文化技艺,痴迷着手工造物的情感。

在西乡塘区老木棉匠园里,入驻了20多位手工匠人。本报选取了3个手工匠人,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会碰撞出火花

——木雕大师黎宏宇

初见黎宏宇,他眉宇间流露出的淡雅从容,与“80后”的印象极不相符,那是南国细腻水土培育出来的特有的雅致,也是多年沉下心潜心创作的一种文人素养。“我刚从北京学习回来,作品要出彩,就需要不停地吸收更多元素。”在老木棉匠园里,黎宏宇随意坐在一块石板上,侃侃而谈。

2011年大学毕业后,黎宏宇遇到了就业的瓶颈,他的同学纷纷转行,而出于对木雕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他选择了坚守。在导师的推荐下,黎宏宇前往中国雕刻大省福建,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学善学习传统木雕技艺。

求学的过程总是艰辛的,但在黎宏宇看来,却是一次汲取营养的好机会。认真与刻苦,让他对木雕的领悟越来越高。但随着对艺术和市场的深入了解,社会的浮躁,利益的追逐,许多雕刻艺人摒弃内心的初衷,做着迎合市场的商业性产品。“做艺术不能违背了心的理念,不忘初心,一路向前,这才是艺术的真正价值。”为了寻找心灵的宁静,黎宏宇背上行囊,踏上了远行之路。曾几何时,一股强烈的创业激情和创作欲望,让他一路上心潮澎湃,抱着对艺术梦想的追求,他踏上了回程的路途。

在黎宏宇的努力与劝说下,3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一个名为“根号三”的创业团队在广西平南县的一个偏僻乡镇成立了。黎宏宇用西行的所见所闻所想以写实的手法创作了《千佛碑》木雕作品,将佛陀的精、气、神全然汇聚在方寸之间,带给人们感动与沉思。该作品获得了2015年第七届广西铜鼓奖。

如今的根号三团队已有9人,他们的木雕作品作为新兴的文化产物,逐步被越来越多人所认知和关注。而黎宏宇也凭借突出的艺术造诣荣获广西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成为广西目前最年轻的省级大师。

陷进去就很难再出来

——手工吉他匠人陆明

曾经是聚光灯下的贝斯手,如今是老木棉匠园工作室的手工吉他匠人。陆明说,他更喜欢“匠人”的这个身份。

穿过匠园里的雅苑拱门,斑驳的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土地上,一间矮小的平房门前悬挂着两把吉他,屋子里传出吉他低沉优雅的旋律,这就是陆明的工作室。

上世纪90年代,陆明是乐队里的贝斯手,尽管被聚光灯关注,但是他仍然没有放弃追逐制作吉他的梦想。当时一把吉他要卖几万元,迫于经济压力,陆明萌生了自制吉他的念头,“当时做第一把吉他的时候,很多材料都找不到,只能自己去木材厂挑选。”陆明说,热爱就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动力。

从此,陆明踏上了匠人的道路。从音乐人变为手工匠人,这条路走得不易。2016年6月,陆明回到南宁,开了一间手工吉他工作室,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不停学习,不停总结,记录的步骤也越来越多,“制作的过程,步骤细节太多,我做了记录,希望有一天能出版相关书籍,让更多有兴趣的人加入进来。”陆明说。

制作吉他,材料的选择也十分重要,陆明告诉记者,一把好的吉他,选用木头对音质有很大影响,什么样的材料就做什么样的吉他。因此,他制作一把吉他需要3个月,“吉他是有生命的,你要把想法融入进去,才能做出有特色的吉他。”

陆明的工作室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吉他,“这些都是别人预订的,要是有兴趣的话,我更希望他们来亲手制作。”陆明说,比起做音乐人,做吉他更有挑战性,因为你不可预知这把吉他的效果,这一整个过程充满了未知,也充满了自己制作人的感情。

要把消失的壮刀文化拾起来

——“壮刀王”黄冬鹏

把黄冬鹏称呼为“壮刀王”,一点也不为过。“叮、叮、叮……”从黄冬鹏的工作室里传出清脆悦耳的敲打声,那是黄冬鹏的徒弟朱泉安在手工打造茶垫,黄冬鹏正在一旁指导。黄冬鹏说,制作壮刀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古老的文化,是值得用一生时间去揣摩的艺术。

黄冬鹏原是广西电影制片厂的美工,深厚的美术功底给了他创作灵感。2000年,黄冬鹏第一次接触《刀王》杂志,就被杂志上精美的刀具所吸引,尤其对花纹钢锻打的精品刀具心生痴迷。从那时起,挖掘和传承中国传统花纹钢锻造工艺的想法就在黄冬鹏心里发了芽。“思前想后,我辞职了,当时家人都反对,朋友也来劝说,可是都没法动摇我。”黄冬鹏说,断了后路,只能往前走。

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后,黄冬鹏终于在2009年锻造出了自己满意的花纹钢。多年的制作生涯,让黄冬鹏深深感受到遵循手工制刀的重要性。“我们广西有自己的刀文化,壮刀博大精深。”黄冬鹏告诉记者,他心里有个信念,壮刀再不是花山岩画上的标志,而是成为人们触手可及的工艺品。

“你看这个环首壮刀刀身采用花纹钢锻造,其刀柄、刀鞘、刀盒材质均为花梨木。刀的形状取材自壮族先民于2000多年前创作的宁明花山壁画,具有浓厚的民族风。”黄冬鹏将自己的代表作品《环首壮刀》讲解给记者听。

黄冬鹏的作品很受现代人的欢迎,不仅因为其造型独特富有想象力,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纯手工制造的技法,将每一道工序做到至善至美。“壮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他不应该在我们手上消失,而是由我们传承下去。”黄冬鹏说,手工匠人的精神正是要把即将消失的文化拾起来,让它重塑昔日的色彩。

新闻推荐

广西严管十市县(区)建筑施工安全 自治区住建厅将采取约谈、安全生产暗访等措施强化监管

本报讯(记者韩沛)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昨日发布2017年第一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严管地区”名单,全区10个市县(区)被列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严管地区”。据悉,“严管地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将按照“...

平南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平南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