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建好敬老院就是建好我今后的家——记平南县爱心敬老院副院长朱丽文

贵港日报 2016-12-16 00:00 大字

图为老人在朱丽文的鼓励下唱歌。本报记者 谢美辰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平南县平南镇盆塘村村委内的平南县爱心敬老院,看到院内老人正围成一圈,在副院长朱丽文的带领下,一起传球、唱歌、跳舞……老人们彼此为伙伴们加油鼓劲,好不热闹。

这家敬老院创办于年5月日,是平南县首家公建民营敬老院,由朱丽文五姐妹合伙经营。年,在外工作的大姐朱丽文因家中父亲生病无人照顾,而请假回乡伴其左右。当意识到短暂的照顾并不是长久之计后,年长的朱丽文便与其他四个妹妹商量着给父亲找一个好的敬老院。经走访了解,多家敬老院的服务都难以让她们放心。最后,作为大姐,朱丽文有担当地辞去高收入的月嫂工作,回乡照顾父亲。在医院照顾父亲期间,不少人看到朱丽文对老人照顾周到又有多年月嫂经验,建议其创办一个敬老院,既可照顾老人又能发展事业。对此,朱丽文与当月嫂的妹妹们商量,最终一致同意回家创办敬老院。

就这样,在朱丽文的带领下,姐妹们不辞辛劳奔走于各个部门,最终在该县民政局的支持下,一幢两层楼房、建筑面积多平方米、个房间、有张床位的爱心敬老院诞生了。创办之初,敬老院仅有两个痴呆、两个瘫痪的老人及朱丽文的父亲入住,期间几姐妹曾连续3个月无任何收入。对此,许多乡亲为她们放弃高收入的月嫂工作回乡创办敬老院表示不解。朱丽文的答案是:“创办敬老院一是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二是能够言传身教,让后辈懂得尊老、敬老;三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乡里的老人提供良好的养老环境,也为年老后的自己营造一个舒适的家。”秉持着这样的信念,朱丽文姐妹四个到各地的敬老院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护理方法,并逐渐形成一套家庭式的管理方法。为了更贴心地照顾老人,朱丽文几姐妹吃住都在敬老院,晚上共挤一个房间。条件虽辛苦,但她们都会因老人的微笑而感到满足。

在面积不大却温馨的敬老院里,老人们按时作息。他们早上7点起床,洗刷之后,朱丽文开始安排早餐,小憩之后,然后就开始组织娱乐活动:在洒满阳光的院子里与老人传气排球,鼓励老人唱歌、跳舞,为他们营造欢乐的氛围。午餐定于点,点开始午休,点起床活动,他们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如看书、唱歌、跳舞、看电视、下棋等活动。傍晚吃完晚餐后组织观看广场舞,让老人感受当下的潮流。院里现在有多位老人入住,大多数是其子女在外工作难以抽身照顾的,且有些还行动不便。在日常生活中,朱丽文要给行动不便的老人洗漱、喂饭、擦身、冲凉、扶着他们出门晒太阳、与其聊天、组织活动……此外,朱丽文还严格要求自己熟悉每一个老人的习惯,照顾好每一个老人的心情。虽然都是一些很平常的事,其间却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在朱丽文的带动下,妹妹及工作人员以共同的付出,让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有的老人虽坐在轮椅上,但他们对生活很乐观,积极参与活动。在院子里,勤快的朱丽文还种了不少当季的蔬菜,老人们也可以参与劳动,有时候帮忙摘菜、洗菜、一起品尝劳动的成果,这样的环境,让老人很是喜欢。

“这里环境很好,服务态度也很好,在这里过得很开心。”今年8月份入住该敬老院、现年多岁的高汉松赞扬道。据悉,刚入住的时候,高汉松因腰痛只能躺在床上,现在已经能自己走出门散步;此外,与他同时入住的多岁的妻子在入住之前已经在家躺了一个多月,现在也能用板凳支撑身体走出门。“这里服务态度好,每天都会对老人嘘寒问暖,对她们很放心,也非常感谢她们无微不至地照顾父母。”看到父母身体有所好转,高汉松的女儿对朱丽文感激道。

采用如此温馨的家庭式管理模式服务于院里的老人,不仅让朱丽文几姐妹赢得了老人们和家属们的认可,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该院摸索出一套完善的管理模式,老人入住率保持在%的良好态势。

新闻推荐

位于平南县武林物流园区的正邦年产36万吨饲料项目投资1亿元,占地面积65亩。项目于今年初开工建设,预计今年11月底建成投产。项目投产后,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

位于平南县武林物流园区的正邦年产36万吨饲料项目投资1亿元,占地面积65亩。项目于今年初开工建设,预计今年11月底建成投产。项目投产后,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年创税450万元左右,可安排就业300...

平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