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大闸蟹 6小时内到达百姓餐桌

贵港日报 2019-10-14 09:49 大字

本报记者蒙思婷通讯员陆安幸

10月上旬,秋高气爽,,蟹肥菊黄。记者了解到,覃塘区大岭乡龙马村西南边的山林间,一张500余亩的原生态水塘里,迎来了喜人的大闸蟹丰收。

今年年初,贵港市荣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从阳澄湖蟹苗培育基地采购了45万只蟹苗,经过10个月的培育养殖,蟹苗长成了一只只肥美的大闸蟹。基地负责人覃月芬看着长势喜人的蟹群,高兴地算了一笔账,“这批养殖的大闸蟹质量好,今年2两的蟹能卖到10-13元一只,3两以上的可卖到38元一只,预计今年,基地的产值可达1200万元。”

据了解,9月底基地已有少部分大闸蟹上市,不到半个月已售出1000多只。现在基地的销售网络覆盖广西各大县市,新鲜捕捞出来的大闸蟹全部能在6个小时以内送到客户手中,可以最大限度保持大闸蟹的鲜活。

这是覃塘区锐意打造扶贫产业的一个缩影。去年7月,荣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到龙马村承包该村集体所有的未开荒的水塘及滩涂约500亩、周边农民耕地154亩,租期20年,用于投资建设养殖基地,当地试养首批大闸蟹,采取“龙头企业+村民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辐射带动周边村屯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龙马村集体通过出租土地,在前3年可获得每年2万元的租金收入,3年以后每年收取5万元土地租金,并每5年递增1万元;流转耕地的64户农户每年每亩可获1200元土地租金收益。目前,大岭乡龙马村、古平村2个村级合作社,以及龙马、古平、新济3个村的127户贫困户将共计80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入股到基地中,基地则通过土地流转、提供就业、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贫困户收入。

“我们主要投喂海鲜和农家玉米,加上龙马村山好水好空气好,大闸蟹生长很快,6、7两的大闸蟹很多,肉质细腻、膏似脂玉,吃起来也没有腥臭味。”在基地负责养殖管理的李师傅介绍说。记者看到,他从水里拎出的一笼大闸蟹,每一只皆是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生龙活虎地挥动着蟹钳,目测都有三四两重。

基地良好的发展势头令入股的村合作社和贫困户稳定增收。按照每年15%的分红比例来算,投资20万元的龙马村合作社将获得3万元的分红,龙马村28户、古平村52户、新济村的47户贫困户每户约能领到300至600元的分红。

第一批扶贫大闸蟹试养成功增强了当地发展养殖业的信心。大岭乡脱贫攻坚工作分队长吴聚成向记者介绍,下一步将把基地打造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孵化站,通过资金支持、政策扶持的方式引导有意愿的村民加入养殖行列,基地提供技术支持指导,与养殖户共享产销渠道,实现持续增收。

新闻推荐

云雾缭绕北帝山

梁运义来到北帝山景区大门,也就到了北帝山脚下。雨仍在下。仰望北帝山,山腰模糊不清,山顶雾罩不明,像披着盖头...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