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稳基石工程”为覃塘区社会经济发展建奇功

贵港日报 2018-11-08 09:49 大字

本报记者梁启勇

2007年以前,覃塘区被列为广西区15个综合治理重点整治县市区之一;2008年,自治区通报信访积案贵港市9个,覃塘区占6个。10年前,覃塘区在平安广西建设中不但拖了贵港的后腿,还拖了广西的后腿。“后进”二字就像一座大山,压得覃塘区干部群众抬不起头来。

知耻而后勇。10年后的今天,覃塘区平安建设硕果累累。2008—2010年度获记“建设平安广西和创建社会稳定模范区集体”三等功;2011—2012年度、2013—2014年度、2015—2016年度获“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实现六年“三连冠”。连续4年实现进京“零非访”;2017年群众安全感排全自治区第12位,社会稳定动态八项工作排全自治区第一,并获国家信访局2017年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通报表扬。1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奥秘何在?覃塘区干部群众说:“风雨十年平安路,基石工程建奇功”。

10年来,覃塘区立足区情,充分发挥“维稳基石工程”三级平台作用,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四联动”、“五推力”等工作措施,积极破解维稳工作难题,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

以“四联”为抓手,整体推进各项工作

信息联通,牢牢掌握维稳情报的主动权。覃塘区充分发挥全区1500多个信息员作用,通过强化情报信息收集,及时掌握维稳信息,做到案件未发,信息先动,及时稳控。10年来,三级维稳工作平台共搜集研判信息58000多条,绝大多数能得到及时平息化解。对于缠访、闹访人员,在敏感节点,区、乡镇两级实行信息包案制,24小时跟踪稳控,牢牢掌握了维稳情报的主动权。

信访联接释疑虑。覃塘区主要领导历来重视领导接访工作,通过领导接访,部门联合参与的方式,现场解答群众诉求和疑虑,对于重大、疑难案(事)件可以迅速明确受案主体,让群众明明白白维权、少走弯路,提高信访办事效率。区政府还制定出《处级领导接访安排表》,每天安排一名处级领导接访,并明确区主要领导每月至少接访一次。10年来,处级领导接访512批次,涉及案(事)件415个。

纠纷联调解难题。覃塘区充分发挥“维稳基石工程”联动联调工作机制,优化整合各部门力量,互通信息有无,通过区群众工作部的组织协调,各部门密切协同,矛盾不再流转于部门文件之上,而是落实在联合处理的行动上。经过各职能部门联动联调,有效化解了大岭乡污水治理工程欠薪引发的不稳定因素等13个重点案(事)件。如东龙镇与来宾市兴宾区石牙乡的“马鞍山”山林权属纠纷案发40多年来,历经各级政府调解未果。2012年,覃塘区群众工作部、东龙镇群众工作中心和村群众工作站主动与石牙乡多方联系,联合调解,双方群众达成共识,签订了协议。

宣传联抓,提高群众法制意识。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是“维稳基石工程”的四大职能之一。覃塘区始终做到善于发现宣传契机,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联合乡镇及职能部门开展主题宣传和巡回宣传、典型案件宣传等普法宣传活动,努力提高群众法制意识。同时,通过律师参与接访化解、交通事故诉调对接等多元化解方式,使大量涉法涉诉案件顺利进入了法律途径。2017年8月,覃塘镇覃塘社区曾某等20多人在职能部门已调查核实处理完结,并已引导其走法律途径的前提下,拒绝走法律途径,而是直接到南宁以拉横幅的方式表达诉求,严重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覃塘公安分局依法打击处理,共有15名违法人员被治安拘留,5人被刑事拘留。通过这个违法上访典型案例,覃塘区三级平台迅速组织开展《信访条例》等专项宣传工作,成效显著。2017年10月到现在,覃塘区实现到市、赴邕进京“零非访”,群体性上访事件下降了50%。全区依法有序的信访维稳环境开始显现,基层维稳法治根基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以“五力”为标杆,着力提高工作效率

例会督导出推动力。覃塘区群众工作部实行周一例会制度,每月召开1次成员部门和乡镇群众工作中心扩大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区“维稳基石工程”工作例会,以例会的形式明确下一步的工作内容和目标。区群众工作部每月至少赴乡镇督导4次,每季度至少出一次督查通报。通过督导,压实维稳人员的维稳责任,推动维稳人员的及时跟进,推进案件的及时解决。

研判出破解力。覃塘区通过强化情报信息收集、滚动摸排、风险评估等源头治理,实行敏感节点信息动态“日报告、周通报”。三级平台做到每案一研判,重案和要案由区群众工作部组织公、检、法、司及涉事部门和乡镇进行研判分析,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并进行风险评估,做到应评尽评。区委将每月召开一次案件分析研判会制度化,通过区委、区政府领导抓研判,一些久拖不决的重大、疑难案件得到有效解决。如2017年初,石卡镇方竹村山石石场占用耕地及开采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周边村民多次到自治区、贵港市集体访,扬言要自行拆除并毁坏石场设备,群体性事件一触即发,虽经工作组多次协调,一直未能化解。2017年8至9月,覃塘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三次主持召开处置山石石场违法用地工作研判会,于9月26日组织各职能部门联合执法,对石场违法用地上的建筑物进行了拆除,复垦复绿,周边村民拍手称赞。

包案处理出公信力。覃塘区在每年年初,都要通过案件排查的形式,对全区的矛盾纠纷进行全面的排查,列出全区的重点、疑难案(事)件,由区处级领导包案处理,并形成制度。处级领导包案,不是督促交办,而是亲自去办,有效地解决了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10年来,覃塘区三级维稳工作平台共调结平息重大矛盾纠纷555件,避免矛盾激化298件,防止群体性上访9137人次。“三大纠纷”案件历史存量由“百位数”变成了“个位数”。通过解决群众实实在在的问题,提高了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

有职有为出新生力。覃塘区十分注重维稳副书记的选拔和任用,维稳副书记都是经过层层推荐、选拔和考核的优秀干部。2009年至2017年间,共选派了45名维稳副书记到各乡镇挂职,有31名维稳副书记得到了提拔重用。

创新出战斗力。10年来,覃塘区立足“维稳基石工程”四大职能,在完成规定的动作之外,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一是将“维稳基石工程”工作纳入绩效考评,以贵港市对群众工作部和群众工作中心评星定级为基础,强化了乡镇的维稳职责;二是将维稳人才纳入了区委提拔重用干部的对象。2017年,区委正式以文件形式提出了在项目建设、扶贫攻坚、维稳信访“三个一线”中优先提拔任用干部的用人标准,吸引了优秀人才到维稳一线工作,给“维稳基石工程”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三是注重高位督查督导及通报。区群众工作部充分利用区委政法委作为“司令部”的功能,将全区共性的问题和多次催告无效的案(事)件纳入政法委的督查督办内容当中,通过高位督查督导,提高了维稳干部的维稳意识和紧迫感,使维稳干部的维稳战斗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017年,覃塘区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及增加值五大指标位居全市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20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38元,增长8%。

新闻推荐

贵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创新开发“E驾考”便民服务系统

贵港讯为完善与驾考网上预约平台相关的考试系统、缴费系统、发证系统等平台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缺陷,贵港市公安局交...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