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女教师十五年青春献给乡村教育
覃杰姿(右)课后在办公室给学生“开小灶”。
南国早报记者周如雨文/图
她,出生于贵港市港北区一偏僻乡镇,寒窗苦读十多年后,本以为可以走出山沟沟,可她在大专毕业那年,又被安排回到老家的一所初中任教。面对走不出大山的命运,她一度感到失落。不过,当她真正站上讲台那一刻,内心却被几十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融化了。她决定,无论条件怎样艰难,也要坚守乡村教育事业。
她,就是贵港市奇石初中副校长覃杰姿,一名默默为乡村教育事业奉献了15年青春的女教师
出生于穷苦家庭
奇石乡距离贵港城区虽然只有31公里,但却是一个“老、少、偏、山、穷”的乡镇,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全乡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36年前,覃杰姿在这里出生。她的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或是希望孩子能有杰出贡献和多姿多彩的生活,给孩子取名“杰姿”。
15岁以前,覃杰姿都在山村里生活。大山的贫穷落后,让她有了“走出去”的想法。努力读书,是她最好的出路。1996年,覃杰姿与姐姐一同初中毕业,她的成绩达到当地一所高中录取分数线,姐姐则考上了一所中专。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她俩只有一个人能继续上学。
这道夹杂人性与亲情的考题,将这两姐妹难住了。正当她俩面面相觑时,覃杰姿的母亲眼含泪水给出答案:“让妹妹读书。”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覃杰姿的姐姐选择去广东打工。在送姐姐时,覃杰姿忍不住流下了眼泪。那一晚,她失眠了。
一个多月后,上了本地一所高中的覃杰姿更加努力学习,她总是起得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终于,她的努力在高考中得到回报,她考上了玉林师专。
教学上另辟蹊径
2002年,覃杰姿大专毕业,她被安排回到自己老家所在的奇石初中任教。为此,她还一度抗争,试图到市区别的学校谋一个职位,但无果。眼看十多年的寒窗苦读,最终还是走不出大山,覃杰姿感到失落。不过,后来她的想法有了改变。
“看到那么多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学生,我想我有责任帮助他们实现这一梦想。”当覃杰姿站上讲台那一刻,她重新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坚守乡村教育,让更多学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然而,现实并没有理想丰满:尽管学生学习很努力,但成绩并不理想。原因到底在哪?这一问题,覃杰姿想了很久。通过一段时间的细致观察,覃杰姿发现,乡村学校的学生因多方面的主、客观因素,很难用全部精力去吃透书本上的所有知识点,大多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容易陷入越学越焦虑、越焦虑越难学的死循环。
为了解开这个结,覃杰姿另辟蹊径:既然快不了,何不慢下来?
以讲解数学题为例,覃杰姿每讲一个类型的数学题,她都会让全班绝大部分的学生吃透后再讲另一类型,剩下少数仍未吃透的同学,她则采取课后“开小灶”的形式继续讲解;同时,在课堂上她还采取快乐教学的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感。
覃杰姿的教学方法很快就有了效果。她接手某班级时,全班只有一两个人的数学成绩达到A。在她“慢教学”一个学期后,全班有10多名同学数学成绩达A;第二个学期,成绩达A人数已稳定在20多人。
为梦想选择坚守
15年弹指一挥间。2017年,覃杰姿已从一名普通教师升任奇石初中副校长。15年来,她的同事换了一茬又一茬。“乡镇学校的苦,只有身处这个岗位的老师才能体会,谁都想到条件更好的地方教学。”覃杰姿笑着说。
确实,市区的生活远非乡镇所能比,覃杰姿说自己也不是没有动摇过。她的丈夫在市区教学,两人只能周末短暂聚上两天。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对于他们来讲,可望而不可及。
“在工作中付出多了,是否意味着对家庭的亏欠也多了?”面对记者的提问,覃杰姿陷入了沉思。她随后说,在她心里,何尝不希望事业与家庭的天平能实现平衡,但每当想到那些渴望知识的眼睛,自己的付出也就值了。
15年,覃杰姿在三尺讲台无怨无悔付出。奇石初中校长卢仲想说到一个细节:2012年,还是奇石初中一名普通教师的覃杰姿,被港北区一所条件很好的初中看上,只要覃杰姿点头,那边就会帮她办理调动手续,但她没有放弃大山里的孩子,选择了继续坚守。
“你的梦想是什么?”在临别时,记者问覃杰姿。
“让大山里的孩子也能享受教育的获得感。”覃杰姿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邓双)6月28日上午,由团市委、贵港市青年演讲交流协会、贵港供电局团委联合举办的2017年贵港市“青春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纪念七一建党96周年主题青年演讲大赛决赛在城区...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