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面朝黄土背朝天 惟愿四时五谷丰

贵港日报 2013-05-26 05:17 大字

郑虚带领的团队培育出的彩色马铃薯。本报记者黄楚程

去年桂平市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56万多亩,粮食总产达55.34万吨,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在广西同获表彰的7个县(市、区)中,名列榜首。作为广西区内粮食总产量最高的一个县级市,桂平可以称得上是“广西的粮仓”。在丰收的背后,蕴含着桂平许多人的共同努力与追求。

种粮巧借科技东风

记者采访郑虚的时候,他刚从金田赶回来。他是桂平市的副市长,在广西农业科学院搞科研的他来到桂平任职后,把他的科研理论和成果也带到了桂平。

“传统农业单纯靠提高作物产量增加收益的方法已经过时了,”郑虚介绍说,“要确保农民增收,必须种植附加值高的农作物,实行农业产业化,对农产品进行二次精细加工。金田的淮山是当地的特产,年产鲜淮山10万多吨,淮山干片3万多吨,扩大种植面积和产量以增加收入的做法已经基本走到尽头。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就要遵循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力争做到通过产品精细加工,增加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经济价值。”他去金田,就是为了在当地建起淮山深加工的基地。

“在农业中运用科学,并不是单纯指运用高新技术,还包括科学的理论和经营方法,”郑虚说,“人人都说要市场化,可是市场化不是单靠一两个种田大户在市场上搞个公司经营就能实现的。做出投产的决策,也不是仅仅靠看今年别人多种什么,就以此简单推断出此类农作物必然会市场饱和的结论。比如说今年我们区内马铃薯的产量也不低,但是价格没有跌,许多农民都赚了钱,这是因为今年我国东北地区马铃薯的产量下降了。如果单纯把眼光放在广西区内,就很容易错失良机。”

冬有种,春有收,桂平是全区冬种马铃薯生产的县市,历来有冬种马铃薯的传统。春夏二季种水稻,冬季在闲田里种植马铃薯,一年三熟,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土地产出,对农民增收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近几年来,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虽然每年都在提高,可是却没有给农民带来预期中的收益。增产不增收,除了因为马铃薯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外,还因为本地马铃薯由于交通运输不便和订单零散的缘故,很容易遭受其他马铃薯高产地的冲击。

“你知道马铃薯也有彩色的吗?”提到这个,郑虚儒雅的脸上露出笑容来。彩色马铃薯是由他带领的团队经过多年选育培养出来的新品种,薯皮和薯肉有红色、紫色、黑色、金黄色、粉色等。这种马铃薯不仅色彩鲜艳,外观好看,而且营养丰富,除了含有普通马铃薯具有的淀粉、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外,还富含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食用色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防止血管硬化的功能。这种马铃薯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保健作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在有些地区的价格甚至是普通马铃薯的10倍。

致力于科研的郑虚,在桂平市一位种粮大户的田里开辟了试验田,希望能够推广这个新品种在桂平市的批量种植。“要提高农作物的市场竞争力,就要从根本上提高品种的质量。别人都种马铃薯,我们种马铃薯中的精品!”郑虚说。

农民眼里的“大明星”

一年365天,起码有350多天是在乡镇里的,这样概括黎应文的工作并不为过。他是桂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农业耕种很大程度上要“靠天吃饭”,病虫害、自然灾害都会对农作物收成产生重创,而黎应文就是让农民避免这些天灾侵害的人。

从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到新品种的引进、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再到各种农作物病虫测报、生物预警监测……这些工作和项目涉及的土地面积少则数万亩,多则上百万亩,责任大、任务重。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他,一年到头黎应文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

他的办公室就在农村,就在田间地头。即便是当了多年的农技推广中心主任,他有一个习惯始终没有变,就是随时随地把手机开着,无论刮风下雨,风吹日晒,只要农民遇到什么困难,一个电话立马下乡,随时解决群众遇到的问题。由于他的业务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群众遇到的疑难杂症只要咨询他总能迎刃而解,因此只要是他在乡镇出现,身边总是围满了人。

“黎主任种田的本事,我佩服。”桂平市石龙镇振龙合作社社长覃振龙由衷地说。

今年振龙合作社开办了育秧工厂,实行机械化育秧,工厂每天都能接到上千亩的育秧订单,但由于工厂刚刚起步,工人缺乏经验,有些批次的秧苗质量良莠不齐。恰逢黎应文下乡察看水稻生产情况,覃振龙就迫不及待地把他拉到工厂去察看秧苗。“看秧苗的根部,不像是病虫害,应该是在浸种阶段消毒不够彻底的原因。还有,培育出秧苗后,要控制日照的时间。”黎应文仔细察看了秧苗后说道。听了黎应文的一席话,覃振龙不禁转忧为喜:“你说得没错,因为刚开始培育,浸种的溶液浓度没有把握好,这一批因为工人疏忽,把刚发芽不到几天的秧苗就拿出了户外。现在知道不是病虫害,我们就放心了。”

常年扎根在基层,黎应文深知农民的担忧。一旦农作物遭遇病虫害,防护不及时,轻则减产一两成,重则颗粒无收。而每个乡镇由于气候和地理环境的不同,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因此每年除了联系电视台发布区域性的种粮指南,开设培训班之外,黎应文总要不辞辛劳地在各乡镇奔走。

刚刚推广超级稻的时候,桂平市就曾遭遇过一场颇为严重的病害——细菌性条斑病,这种病被称为水稻中的“麻风病”,只要一块田感染上,相邻的水田也很快就会被传染,水稻产量骤降。黎应文通过翻阅资料,多次实验,找到了这种病害的感染途径和发病规律,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办法,大大减轻了水稻发病的几率。

种地的乡亲们经常在电视台追看黎应文发布的预警信息,他讲课的培训班也是场场爆满。“在桂平,只要是种田的人,就没有不认识黎主任的,他就是我们眼里的大明星。”马皮乡的杨大姐告诉记者。

实干构筑“中国梦”

“现在到建筑工地干一天活能赚150元,谁还愿意种田。”杨礼忠说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半点泄气,事实上他是在为后半句话做铺垫,“所以我今年多承包了几百亩地,种些优质粮,给村民们带个好头。”

50多岁的他,身量挺拔,动作利索,看上去干劲十足。只要提到大米,他的精神就来了,从选种到育秧再到本地生产的名优品种,无不如数家珍。“种田要赚钱,就要靠市场化,靠品牌。产品质量过关,再加上品牌知名度,不愁没销路。我就是想把我们市的大米做大做强。”杨礼忠说。

杨礼忠是桂平市石龙镇新村村民,也是该村农机合作社的社长。2008年,他组织村民成立了永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现在合作社的农机作业量达到8000多亩,农机作业服务年收入近百万元。2009年,杨礼忠又开了大米加工厂,把服务拓展到粮食储运、加工、谷物烘干和大米销售等领域。每年加工、销售大米8000吨以上,年销售额达3200万元。去年,合作社引进了日烘干稻谷120吨、年加工大米1万吨的生产线,成为贵港惟一的从水稻耕、种、收到后期加工、销售集于一体的农业合作社,形成了耕、种、收和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

“20世纪90年代,我们桂平的大米很风光,‘西山香\’和‘八桂香\’这两个牌子畅销区内外,许多外地卖家争相购买。近几年因为品种退化,农民未能及时择优提纯,又缺乏引进新品种的意识,导致大米品质下降。”说到这里,杨礼忠十分感慨。“我们收购回来的大米有很多因为品种不好,销售的价钱也上不去,有些品种还会积压,这些都是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因。”

找到问题症结的杨礼忠开始对症下药。他四处寻找优质的新品种水稻,坚持每年更新提纯旧有的品种,提前和收购商沟通,了解他们需要的大米品质要求,尝试先签订单后种粮的模式。今年他又和别人合作,试验起冬种小麦生产麦秆的订单农业。

辛勤的努力换来了丰厚的回报,杨礼忠不仅是村里致富的领路人,他的实干精神也感染了两个儿子。现在他的大儿子负责帮他管理大米加工厂的日常经营,小儿子则在各处寻觅水稻优良品种,一个80后,一个90后,成为他种粮产业的生力军。

在被问到村里不少年轻人、大学生都选择了离开乡村前往城市发展,为什么他们反而选择回家帮忙种田的时候,杨礼忠的大儿子说道:“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中国梦\’,每个人实现梦想的途径都不相同,在家种地,一样能体现人生价值。”

新闻推荐

关于桂平市本级生猪活体储备承储单位资格认定的公示

...

桂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