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精神 阔步发展——关于桂平文化建设的一些想法
■梁耀海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凝聚全国各方力量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结合我们桂平的实际情况,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桂平文化建设的一些想法。
一、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搭建农村文化活动平台,用先进文化占领桂平基层文化阵地。桂平要加大桂平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各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维修与建设力度,认真组织实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的免费开放。特别是加强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与农家书屋的建设。今年年内完成12个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252个农家书屋的建设。到2012年底,全部行政村建成农家书屋。并配套相应的设施设备,完善与当地群众文化相适应的文化服务功能。与此同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对年久失修、面积窄小、设施简陋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按新的要求进行改造和完善,并且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这个平台,把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的工作落到实处,延伸到村文化室,更好的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承上启下的作用,不断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功能和服务水平。同时,整合有限资源,把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村党支部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工程、农业科技推广室等结合起来,一栋房子,多种功能,使之真正成为农村群众吸取知识营养,享受文化生活的场所。在条件好的地方,扶持一批文化专业户、文化致富户,实现资源互补,示范带动,方便群众就近参与活动。
二、挖掘桂平文化特色,打造桂平旅游文化,拓宽桂平文化活动内涵。一是依托桂平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打造桂平旅游文化。以“桂平十八奇”与“南国佛都”文化为主线,打造以桂平西山为主的宗教文化之旅;以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明朝大藤峡瑶民起义为主的人文历史之旅;以大藤峡、龙潭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健康之旅;以白石洞天、罗丛岩穴为主的丹霞地貌探奇之旅等,四大旅游文化品牌。形成以自然风光为依托,以历史、宗教文化为特色,集自然风光与人文胜迹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宗教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区,带动桂平旅游业的全面发展。二是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活跃桂平文化。从而,激发桂平全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由宣传、文化等部门牵头,选定主题,根据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群体,举办适合不同群众参与的文化活动。以“和谐文化服务行”活动为抓手,培育“重大文化活动年年办、特色文化活动季季新、广场文化活动月月乐、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周周有”的桂平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导激发桂平各部门、各单位参与群众性文化演出的积极性。
三、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推动新时期桂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是加大六中全会精神宣传力度,激发社会各界关心文化、支持文化建设的热情,组织和动员各阶层、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使之在活动场地、资金、物质和人力资源等方面提供帮助与支持;加强农村文化机构网络建设,明确机构性质,发现并充实专业人员,建立和完善县、乡、村(社区)和文化专业户(协管员)四级文化网络,做到层层有人抓,一级对一级负责。二是培育壮大桂平民间基层文艺社团组织。培育、扶持一大批桂平文化能人。三是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机制上,要敢于破除唯学历、唯身份、唯年龄论的陈规陋习,善于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培养、引导各类文化拔尖人才。对有特长、有特殊贡献的文化人才,给位子、给岗位、给平台,让其发挥更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作出更多的文艺精品;让想干事的有事干,会干事的干成事,能干事的干大事。要建立激励机制,通过重奖,鼓励人才冒尖和留住人才,促进文艺人才的健康成长与文艺作品的创作丰收。三要重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派出去学习深造、集中培训和整合人才资源等办法,提高文化专干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以适应新时期文化工作的新要求。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的具体指导,促进桂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新闻推荐
...
桂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