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民间绝活如何“活”下去

桂林晚报 2016-04-28 11:22 大字

首席记者沈青实习生龚茜文/摄

虽然顶着自治区级非遗保护项目的“帽子”,但灵川阳氏石雕和荔浦纸扎的传承人现在却都在为一件事头疼:接班人不好找,手上的这门绝活如何传承下去?

数千年的人文历史底蕴,赋予了桂林民间多彩绚丽的传统文化,一些堪称一绝的传统技艺穿越时空传承至今。有的很幸运地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得以“活”着,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而有的却不甚幸运,正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人走技失”。

如何让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远离消亡,则不仅是寻找到继承者那么简单。让这些绝活在现实中找准定位、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关注,也许才能长久活下去。

●绝活走上前台

在灵川潭下镇源口村,一场“人石对话”已持续400多年,40多岁的阳新文已是阳氏石雕的第20代传人。

这里临水靠山,盛产好石,古时村里多户人家以石雕手艺谋生。但时至今日,仍然在从事石雕的只剩阳家。

在阳家的一块石雕莲花座上,还可见到阳家祖先阳文富的名字,“根据族谱和史料推断,他应是家族石雕手艺的第一人”,阳新文说,从祖辈阳文富开始,阳氏石雕从没有断代,一脉传承至他。

在别人看来,阳新文是个“石痴”,他的日常生活实在枯燥,每天蹲伏在石料之中,不是对着石头凝思,就是重复着一穿一凿,直到将笨重的石头雕琢成一件精品,小到一个茶杯、石茄,大到30吨的巨雕。从选料到设计,再到打坯、精雕、打光,一件作品短的花费数月,长的耗时几年。

吃石雕这碗饭,阳新文练就了一种直觉,“看到石料就能判断出它适合做哪些雕件”。但这个思维碰撞的过程又相当漫长,有时阳新文会对着一块石料发一天呆,脑子里不断设计造型,“推翻了又重来,反反复复,直到有适合的创意。”

一座石磨上的磨盘被设计成了一个娃娃的脸,笑呵呵地看着推磨的人。“嘴巴”张开,黄豆入口,磨出来的豆浆顺着磨盘流了出来。2012年,阳新文就凭借这个充满喜感和创意的《好事多磨》,获得了首届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奖。

雕琢之中,阳氏石雕刀工多变,透雕、影雕运用自如,作品惟妙惟肖,经过祖传特殊工艺的处理后,表面又颇具岁月的沧桑。

这门技艺之所以能传承下来,阳新文说,祖辈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则视为一生挚爱。

如果说阳氏石雕是精雕细琢的慢工细活,荔浦纸扎则是随性的快“手”生花。

纸扎起源于农村的宗教祭祀和红白喜事,在中国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荔浦县新坪镇广福村委坡上屯70岁的韦恒太几乎是当地最后的继承者。

村口大树下,蹲在眼前的老人烟不离手,但丢下烟头,手巧如妇。他捏起两片长长的蒲叶,两手交替搭、穿、顺、系,不到半个小时,两只小“蚱蜢”跃然手中。

韦恒太从小喜欢绘画和木雕,纸扎是自学成才,随性得很。“几乎是看到什么扎什么”,蝴蝶、青蛙、鱼虾等等,不单用纸,用布、叶、藤、竹都行,扎什么像什么。

石雕和纸扎,这样的草根手艺曾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但如今都已是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随着非遗保护的开展,以它们为代表的更多民间文化获得肯定和认可。

记者从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了解到,目前桂林已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4个,自治区级非遗保护项目59个,市级非遗保护项目98个。近10年来,其中很多曾在过去被视为“封建”、“守旧”、“落后”、“愚昧”的民间文化形态,包括手工技艺、民俗节日、文艺表演等都被重新正名,成为具有正面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良好保护。

●传承遭遇困难

全国各地,非遗大热。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区、群体或个人,也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和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

很多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虽然感受到了社会的肯定,但技艺的传承状况却并不乐观。

据国家非遗保护中心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公布的1986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已有250人去世,“人走技失”的问题非常严重。

名声远扬的“平乐十八酿”是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在平乐,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做几道酿菜,但即便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知道十八酿中的顶级菜式———鱼酿的人并不多,吃过的人更少。

这道醇香弥久的舌尖美味,制作手艺几乎失传。

已成了隐士高人的陈澡成,上世纪40年代在平乐一家商铺打工,铺子里的一位厨师经常做这道菜,陈澡成在一旁慢慢地看会了。

做鱼酿,最好选一斤来重的鱼,剔除内脏,再徒手将鱼皮整个剥下,鱼皮不能有一点破损,否则前功尽弃。再将鱼肉连刺剁碎,加马蹄、葱蒜等少许辅料,又重新灌入鱼皮中,煎炸、烹煮、浇汁。

出锅的一条鱼外形如初,但里面已是翻天覆地的变化。鱼酿无刺无骨,即便是两三岁的孩童、七八十岁的老人也都能轻易下咽。

陈澡成说,孩子们每次吃到鱼酿脸上都是大大的满足,这门手艺他一直独家暗藏,至今为此,他还没见到其他人做过鱼酿。

如今,陈澡成已经92岁高龄,鱼酿不再经常出现在陈家餐桌上。为让这门绝活不“死”,陈澡成教二儿子和小女儿学会了鱼酿,“但还能不能往下传,真不好说。”

对自己的手艺一脸忧虑的还有龙胜平等镇广南村的王禹,他会做一种传承已久的草龙。草龙最初以稻草为主,再配上泥土、面料、竹条等制作,放于祠堂和田间地头。后来,几代人先后采用了编辫法、编席法、缠绕法、扎缝法编织草龙,龙宝、龙头和龙身,则是用竹子破成宽窄厚薄不等的篾条编织而成。

它的制作工艺每一步都大有讲究,不可避免地面临失传的危险。

而像手艺并不复杂的纸扎,传承人韦恒太也难觅接班人,“村里的孩子都出去打工了,纸扎这样的兴趣爱好养活不了他们。”

灵川的阳氏石雕尽管工艺令人赞叹,但同样愿意学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多数人都只是来传承人阳新文的工作室看一看,无一人拜师学艺。为了让手艺传下去,阳新文固执地让20岁的儿子跟他学石雕。“不管喜欢与否,我首先要求他把石雕当作可以糊口的技能,起码还要让这手艺传500年。”阳新文说,不能在自己手里把手艺断了。

“年轻人或许不喜欢石雕这样枯燥的工作,他们还没感受到雕琢背后的韵味,就还体验不到石雕的乐趣。”阳新文说,“如果没有人愿意学了,手艺肯定就没了。”

在桂林各类非遗保护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中,有不少都在为自己手艺的未来感到担忧,比如龙胜人梁玉文担心他所吹奏的北路壮族唢呐套曲,临桂的李本学牵挂他的传统麻布制作,全州的唐爱春忧虑他的剪纸技艺……

下转07版

新闻推荐

广西失业保险费率降至1%

本报讯据《广西日报》报道,记者日前从自治区人社厅获悉,从今年5月起,我区失业保险费率再次下调,由现行规定的2%降至1%,单位和职工各缴纳0.5%。自...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