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保健品市场骗局“花招迭出” 老年人要提高警惕

百色早报 2015-07-13 02:39 大字

 

□本报记者 褚良春

说到保健品,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保健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以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为主要目的的产品,它介于食品与药品之间,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不以治疗为目的,也不是药品。如今市面上出售的保健品五花八门,正规药店、街头巷尾都有卖,甚至还有一些不法分子针对老年人群开办健康讲座,用礼品当诱饵,诱骗老人购买高价保健品,承诺返还钱款,最后却骗取钱财逃之夭夭。6月份以来,右江区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中心就接到两起老年人关于盲目购买保健品受骗上当的投诉,称有不法商家利用免费授课、赠送礼品等形式,向中老年消费者推销夸大疗效的保健品,不少消费者因此上当受骗,遭受健康和财产的损害。

近日,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出通知,进一步加强对以会议(讲座)等形式销售保健食品行为的监管。为什么骗子总是盯着老年人不放?是不法分子的骗术高明还是市场监管存在漏洞?保健食品销售市场鱼龙混杂,谁来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健康不被“忽悠”?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

案例:回首上当经历,伤钱又伤身

据了解,以会议(讲座)等形式销售保健品已经是保健品行业内的“标配”推销手段,一些不法分子也通过“健康讲座”、“赠送礼品”的幌子,向老年人变相推销高价保健品。据业内人士透露,老年人非常关心自身健康,时间也相对充足,很容易成为重点推销对象。同时据记者调查,当前业内“骗术”不断升级,“嘘寒问暖”、“旅游兜售”、“现金返还”形形色色的“花招迭出”,大打“免费牌”、“专家牌”、“亲情牌”,致使大量老人上当受骗。

“一些商家、老板为了推销保健品、理疗产品,总是想出一些办法吸引人们去购买。比如说帮你量血压,验血,邀请你参加产品品尝会、健康讲座或理疗体验等,还送你一包盐巴、一把面条、几个鸡蛋或一份快餐等小礼品。”市民陈先生称,他的一位朋友闲来无事,曾参加过这种讲座,参与的都是些老年朋友。推销员巧舌如簧,说保健品效果如何的好,购买还可以得到优惠,比市场便宜,如买四瓶加送两瓶,没钱还可以分期付款等。陈先生的朋友和一些老年人参加后,觉得礼品拿也拿了,东西吃也吃了,不好意思不买产品。但等他们回家上网查询后才发现买回的药品没有在国家药监部门注册,理疗产品价格也比网上卖的贵得多。买回的那些东西吃了用了也没见有什么效果。

“我不敢买,因为上当过了,假的!伤钱伤身,不划算!”市民黄阿姨告诉记者,几年前她曾经买过两千多元的“降压药”,得知高价买回来的药品居然是“三无产品”后,气得好几天吃不下睡不好。

免费健康讲座、免费检查、免费试用、免费义诊、免费茶话会、免费理疗……一系列的“免费大餐”总是让中老年人乐此不疲,而对免费大餐暗藏的玄机却不甚了解,推销人员往往夸大保健品功效,大打“专家牌”、“免费牌”,现场演示做幌子,打消老年人思想顾虑,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上当受骗。

执法部门称,在监管和查处不法销售保健品商家时也遇到了困难,因为他们大多数是利用宾馆、酒店开展讲座,具有隐蔽性,他们还有预谋性地挑选时间发传单,一些老年人因为是在讲座上直接高价购买保健品,又没有任何凭证,加上宣传人员消失较快,这些都让执法人员很难掌握证据,查处更是难上加难。

除了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早报在此提醒市民,现今社会变化很快,老年人要多接触新闻和社会信息,这样才能减少上当受骗的几率。子女和社会也要多关心空巢老人群体,不要让骗子代替“行孝”。

同时,老年人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随便参加商家以“免费活动”等名目开展的促销活动。

链接:

保健品骗局是怎么骗人的?

1.“免费”骗局

老年保健品经营者常装扮成“义诊医生”,在社区、街道像模像样地免费进行一些血压、血脂和钙缺乏等常规检查,煞有介事地指出老年人有这样那样的严重疾病,然后推销其产品,甚至开通免费健康咨询热线,花言巧语推荐保健品。

2.健康讲座

推销者抓住老年人体弱多病,渴望健康的心理,办班授课,聚集人气。先讲一些疑难杂症的病症、成因、危害及防治难度,借机夸大所推销产品的效果,忽悠听课者上当购买。

3.馈赠诱惑

老年人大都勤俭节约,保健品商家往往会根据老人的兴趣、爱好和生活需要,设置附赠小礼品或抽奖,以诱惑其购买保健品。

4.雇托诱骗

高薪招募推销员,利用老年亲戚、朋友、同事等关系进行游说,推销其产品;请所谓的“专家”、“学者”、“权威”在公开场合介绍产品的“特殊疗效”,发布“权威检测报告”;指使他人假冒患者名义写感谢信、送锦旗、现身说疗效;在销售现场制造抢购假象诱骗消费者购买等。在一连串手段的交互作用下,普通的保健品变成了既治疗又滋补的良药,甚至可以“包治百病”。

5.“亲情”感染

有的销售人员,直接到老人家里,上门推销产品,从扫地、擦玻璃到按摩、剪指甲再到帮助洗脚、擦身。更有甚者直接“认干妈”,设置“感情陷阱”。如此推销往往造成老年消费者易受蒙骗,或因碍于面子购买保健产品,而后发现质量问题或名不符实,才知道上当受骗。

6.“高科技”误导

有些经营者以高科技、绿色、健康、进口产品等概念误导消费者,宣称其产品是负离子、超声波、微循环、高氧舱设计等专利技术应用,能包治百病,片面夸大保健功能,促使消费者误以为其所销售的保健品有巨大功效,甚至可以代替药品,同时商家故意回避保健品存在的副作用及不适应症,不告知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损害的信息。

行动:广西向违法销售保健食品的行为“开刀”

近日,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出通知,进一步加强对以会议(讲座)等形式销售保健食品行为的监管。

按照要求,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督促辖区保健食品经营者及时办理含保健食品许可范围的《食品流通许可证》,严格落实经营保健食品应依法取得相应的许可证件,并在许可的范围、地点从事保健食品经营,不得超范围或在许可地点和场所以外的地方从事保健食品经营活动。严厉打击以下行为:1.经营假冒保健食品文号、标志以及未经批准而声称特定保健功能的产品;2.经营的保健食品产品质量不合格或来源不明;3.在注册地以外地址违法宣传、销售保健食品。

同时,加强广告管理,规范宣传行为。以会议、讲座等形式进行保健食品广告宣传,其内容必须与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批准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说明书一致,必须与省(区)级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的保健食品广告内容一致,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新闻推荐

广西明年1月1日起实施统一失业保险待遇标准

本报讯  据广西新闻网报道,根据自治区人社厅、财政厅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区失业保险管理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201...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