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成甘孜最美底色 ——甘孜州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甘孜州处处绿水青山。 (本报资料库 图)
甘孜,因绿色而美丽。
这一地处川滇青藏交界处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林地面积65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占到33.48%,2016年上半年空气质量指数稳居全省21个市前三位。是全省“四区八带多点”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站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释放出绿色发展的别样魅力!
■本报记者 陈杨
近年来,甘孜州坚定不移地围绕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屏障区、国家绿色能源生产基地”的方向,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以繁荣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彰显生态文化为抓手,切实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提高环境质量,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实际行动诠释永续发展的真谛。
生态甘孜,这一恢弘的目标愿景,正在化为前所未有的驱动力,让朴实的甘孜大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上崭露和谐小康的现实模样——
有的放矢 甘孜“绿色”浓
从2014年开始,3月11日正式被确定为甘孜州的生态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进生态产业发展,实现生态经济惠民富民,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甘孜州走在全国前列。
如何让高原更生态?
2015年州委十届八次全会确立“一个目标、两个关键、三件大事、六大战略”的总体工作格局,将生态文明战略放在更加醒目和重要的位置,以“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为抓手,着力构建“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的立体生态格局。
4月下旬,海拔4000多米的理塘县奔戈乡萨戈村农汝山上不时飘起雪花,但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披碱草、白刺花等又开始新冒芽了。通过对沙化治理地三年以上巩固,理塘县82900亩流动沙丘已变成了固定草地。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鼠虫害的频频发生,理塘县草原面积急剧缩小。据2009年第四次沙化土地监测数据显示,当地沙化土地总面积568065亩,主要分布在平均海拔3800米以上的10个乡(镇)。
为了让草真正能生根发芽,理塘人打出了“组合拳”。理塘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技术员周天华说:“如就在沙地上撒草种,每亩撒15斤,14斤都有可能腐烂,即使当年长出草来,因‘根基不牢\’第二年也不会发芽。同时,如不对沙地进行翻土,草种就无法生根或被鸟吃掉。”于是技术人员们将搬过干草皮剩余的土运到沙地进行回填,撒上适合高海拔地区生长的披碱草、黑麦草、燕麦草和白刺花,然后再将沙地翻一遍。通过不断摸索、学习、实践,草种终于深深地扎下了根。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片片绿草如雨后春笋般长了起来,流动沙地翠绿一片。
全州绿色底色更浓,百姓的收入也更多了。7月正是甘孜州松茸大量上市的季节,雅江县牙衣河农牧民泽多小心翼翼地在林中穿行,背上的口袋被松茸撑得满满的,这些松茸卖到县城,可以为家中增收好几百元。泽多告诉记者,“生态环境更好,松茸也长得更多,我们老百姓的钱包也变得更鼓。”
“ 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走生态路,环境改善惠民生,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使农牧民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广大干部和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在全州,一场绿色的战役正轰轰烈烈打响。今年,甘孜州启动实施《甘孜州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制定《甘孜州生态保护条例》;积极申报国家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紧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经幡飘动美景就在身后。袁辉、焦淑英师徒结伴而行。穿上骑行服,带上行囊出发。在雪花飘飞的路途中小憩。到达红色旅游地。西昌至拉萨,虽然只有两个字之差,却是2680公里的曲...
雅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雅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