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同步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甘孜州全力推进***工作综述

甘孜日报 2015-10-11 13:17 大字

■ 本报记者 陈杨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着实让经营民居接待的康定市瓦泽乡营官村民陈老六忙了好一阵子。“去年乡上没有像往常一样把扶贫资金直接发给我,而是用这些钱帮我把房屋进行了装修,还手把手教我开展民居接待。过去全家一年收入不到8000元,现在通过搞旅游,才过10月份,收入就已经超过4万元”,通过产业扶贫鼓了钱袋子的陈老六,谈起现在的扶贫政策不由得喜上眉梢。

这是甘孜州依托产业扶贫,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打造扶贫“升级版”取得实效的一个例子。

三年减贫一大半

68岁的藏族农民多吉卡珠已经有两年多时间没去地里劳动了,现在他不是到田边地角去看看庄稼,就是在家里带带孙子。“过去村里的老人都没能享到这个福啊。”坐在巴楚河畔崭新藏房的院坝里,多吉卡珠的笑容如同高原初秋的阳光一样灿烂,他说,劳作一生了,现在我们可以享受老年生活了,“这多亏了国家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好啊”。

多吉卡珠两年前还是巴塘县甲英乡绒塔顶村的贫困村民,那个时候,他们一家7口人住在海拔3500米的上甲因村,那里不仅距离乡政府有165公里之远,路途中还要翻4座高山,“从每年10月到第二年的5月都是雪封山的日子”,“一年的生活物资全靠村民在6月至9月这4个月里人背马驮运回村里,大家基本上处于与外界失去联系的日子里生活。”即便如此,多吉卡珠认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要命的是每年我们都会遭受山洪和泥石流。我们经常是地里忙活了一年,却还是‘颗粒无收\’”。

“一次山洪和泥石流就把大家的辛苦全部整没了。”多吉卡珠说。据乡上干部介绍,以前住在山上,该村的耕地坡度基本都在60度以上,每年遭受泥石流或山洪时,很多土地里的泥土都被冲刷到山脚下的大江里。

为了生存,多吉卡珠和村民们不得不每年都去从山上背泥土填在被冲刷掉泥土的耕地里再播种,于是全村50户农民整个生活就陷入到了“背土、播种、冲刷,又背土、又播种”的农业生产中。

就在多吉卡珠认为他会在那个半封闭的村庄里这样劳作一生的时候,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甘孜州开始启动实施,将那些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村民搬迁到适合农业生产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2006年,多吉卡珠一家人就和他们那个贫穷的上甲英村近200名村民们一起移民搬迁到了国道318线贯穿的巴楚河河畔那个海拔2600米的绒塔顶村。

“自来水、水泥路、电灯、电炉都有了,还可以用手机打电话,除了新房子外,其他的东西都是我过去一辈子生活都没见过或是想到过的,这些都是国家为我们无偿提供的啊。”多吉卡珠在感恩党的扶贫政策同时也感慨着自己家两年搬迁生活的变化:新开垦的3亩多地亩产量较过去翻了数倍,荒坡种上的300株核桃树再过5年就是家里的“摇钱树”了。

甘孜,作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和全省扶贫攻坚“四大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扶贫任务极其艰巨繁重,是全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特别是广大贫困农牧区,是全省全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用真情换群众真心 ——记巴塘县德达乡曲呷村第一书记殷绍文

■王娟赖祯鹏文/图殷绍文被巴塘县公安局派驻到德达乡曲呷村当“第一书记”,在下村之前,他已向单位同事和德达乡干部详细了解了曲呷村的基本情况,驻村开展工作显得得心应手,履职的第一天他就全身心投...

巴塘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巴塘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