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盐川寨:映照祖先的智慧与深度

定西日报 2016-07-03 07:14 大字

□马天云

提起漳县,必说漳盐。甚至可以说,先有漳盐,后有漳县。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因为漳盐而承载了悠久灿烂的光辉历史,其中最值得骄傲的就是堪称“华夏第一井”的古老盐井。盐川寨是历史形成的古镇,是漳县社会文化的荟萃,是古迹精华的集锦。俯瞰今日之盐井,虽然现代化的东荷西柳栉比鳞臻,但那些记载历史的古迹有些却离我们渐行渐远。驻足在漳县盐史馆,我们看到大殿中央的那口古井,这便是中国最古老的盐井之一。从井口向下看去,幽幽的反光正在向人们折射出它更为久远的历史。

沧桑岁月绘就一部盐业史

盐被称为“国之大宝”。盐,是国用民需之物,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盐,如同我们生命里的阳光、身体里的血液、躯干里的灵魂……

翻开漳盐尘封的记忆,漳盐一路艰辛的历程,就是一部厚重的地方盐业史。

在漳县,最值得骄傲的就是几千年来经久不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漳盐。古盐川的先民们在收集和食用硝盐的活动中,发现了盐井的露头盐泉,便从中取卤食用,逐步形成盐井,这便是漳盐开发生产的前奏。到周朝时,人们食用井盐已相当讲究,据《周礼?天官》记载:“祭祀共其苦,散盐。宾客共形盐,散盐,王之膳盖共饴盐,后及子孙亦如之。”由此可见,在周朝时,盐川食盐已被列入朝廷贡品。

《漳县志》载“盐井创自秦……”这里所说的“秦”,应是指周朝诸侯国的“秦国”,人们依靠露头的盐泉生产食盐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经过无数次地清淤和挖掘,盐泉便愈大愈深,于是,便逐渐形成了“盐井”。秦以前,漳县盐川一带是西戎部落属地,出产的食盐被称为“戎盐”。鉴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盐业资源,秦国灭西戎20多国后,于此设置了盐川寨,这是盐井历史上第一个行政建置。西汉初年,皇姓豪门刘氏家族来此垄断了盐业生产。从此,盐川“地向系刘姓私业”,盐川遂成河东地区的重要产盐地。到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25年),实行盐业专卖,经历魏、晋、南北朝到唐代,历代朝廷都十分重视盐业生产。据《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此时的漳县盐业随之盛极一时。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漳县沦陷于吐蕃,直到宋神宗熙宁年间,宋朝收复漳县,漳盐生产回落,但远不及唐代以前。漳盐在工商业空前兴盛的明代得到了长足发展。洪武年间,官府加强了盐业管制、重修了盐法;明确漳县盐业归陕西临州盐课司管辖。当局规定65家开炉煮盐,正式颁发了注册为“漳贵宝”的营业执照,并指定了由四大家代理盐民的税赋事宜。漳盐产量当时已达51万余斤,到万历年间又上升到180余万斤。从此,“漳贵宝”这个响亮的字号,在甘陕数百年历史长河中久久回音。

新石器时代,在今天的盐井、小井沟、盐水屲一带,史前人类就地取食露头盐泉;秦时的“盐川寨”,东汉的“障县”,唐则天时代的“武阳县”、宋金时期的“盐川堡”,先民们开发利用盐水,熬制形盐、散盐;明代65家“浚井木”联合开发,规模经营,产量惊人。清代官府采取限额分配销售的办法,共发销盐执照3622张(每照供盐100公斤),其中2771张发往今天的定西、白银、天水、陇南、甘南各县,还远销陕西。著名史学家顾颉刚1937年考察盐井后描述:“镇上贸易繁盛,远胜县城。”从漳县至岷县道中,他看到:“一路南行者为背火盐之使役”,因此感慨:“但望开辟道路,广其销售。”旧法烧熬的漳盐,产品分为三种:上品为“火盐”也称砖盐,是煮出的盐液倒入模具以火焙干而成。重12两(旧秤)的每块盐上铸有盐户字号,这既是产品的商标。顾颉刚一路见人背运的就是这种“火盐”。“火盐”一般用于远销。还有一种不经火焙含水分较多的银锭状的10斤一坨的块盐为“结盐”,多就近销售。当地人食用的则是熬成后直接盛于容器销售的“软盐”。因煮锅破裂漏出偶然得之的珊瑚状盐巴俗称“盐娃娃”。

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清政府为获取赔款的收入,在全国进行了改革,盐井也由原来的“盐头”经办改为招商承办。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设立盐局,每块盐(10斤)抽取厘金30文资助军饷,后增至100文。由于灶户负担过重,导致清朝末年漳盐生产再次落入低谷。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经过漳县,休整期间,招集熬盐户,恢复了盐业生产,有效地解决了部队和有关地区群众的食盐之需,也补充了部队经费。1949年8月13日,西北野战军二军解放漳县,从此,漳县盐业翻开了新的一页。漳盐开发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黄金时期,一座现代化制盐企业——甘肃真空盐厂崛起于盐川古镇。在这里,“漳贵宝”的传人们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着“堆银”牌优质保健盐和盐化工系列产品。单就食盐产量,年产已近30万吨。如今的漳盐产品不仅仅停留在餐桌上,各种营养盐、保健盐、洗浴盐等琳琅满目,值得纪念的不仅仅是一种味道,而是固守着祖先的深度和对盐业历史的守望。

万灶青烟拉动盐川百业兴

万灶青烟皆煮海,一川白浪独乘风。这句描绘盐业生产盛景的诗句好像专为盐井而作。盐川古寨“万灶青烟”的热闹景象,在创造了可观经济收入的同时铸就了人们意想不到的繁华盛世。

“漳贵宝”为世代盐川儿女带来了福祉,也使小小的盐井古镇成为陇上名镇。明清时期,镇里的七条街道自半山通向漳河边,五大市场从河滩伸向街坊。柴市日复一日吞吐着大量燃料,成就了碧峰沟里以此为生的“柴客”;人市流动着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十八般武艺得以尽情施展;旅店门市迎送着四面八方商贾贩卒,日杂市周转着生活资料,盐市集散着商品盐货。豫西的货担、晋北的驮队、陕南的马帮,带来了兰州的水烟、靖远的瓷器、关中的土布,运走了如雪似银的“漳贵宝”。那时的盐井镇,不但天天是闹市,而且成了名副其实的不夜城。“漳贵宝”使盐川古道山门大开,古镇盐井以无所不容的开放态势迎来众多的外地商贩和能工巧匠参与到它的开发。

那时候,盐井古镇古老的井台上水车隆隆,灯光灼灼;作坊里炉火熊熊,烟雾腾腾;街巷间驼铃声、马蹄声、叫卖声、弹唱声不绝于耳。围绕盐业,盐井古镇五行八作相继兴起,三教九流竞显身手。说书的、卖唱的、教武的、求神问卦的、开设赌场的,但凡旧时代江湖有过的行业这里几乎都有。这里还有个特殊的行道,就是专门替人装烟叶点烟的,这个行业也有名字叫“装烟客”。发达的工商业,给人们提供了较多的谋生机会,东西南北条条商道通往盐川,还有八个省十多个县的商贩先后在盐井安家立业。试想,如果没有这口出盐的老井,古镇盐井持续的辉煌盛况能在这偏僻的大山深处实现吗?

唐萧宗乾元二年,四十五岁的杜甫怀着报国无门的愤慨,带领家小,沿着关陇大道,西行来到秦州,曾亲眼目睹了盐川食盐的产销盛景,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盐井》一诗:

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

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

汲井岁搰搰出车日连连

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

君子慎止足小人若喧阗

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

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他的《盐井》一诗中生动的描述了盐井的生产规模以及食盐的贩运盛况。

盐业,自古以来事关国计民生大计。汉武帝时的盐铁官营政策,使汉朝政府广开了财源,增加了赋税收入,在财政空虚的情况下支持了反击匈奴的长期战争,安定了边疆。汉昭帝时著名的盐铁会议上,御史大夫桑弘羊论道:“盐铁之利,所以佐百姓之争,足军旅之费,务蓄积以备乏绝,所给甚众,有益于国——”盐铁会议过后的公元七十六年,东汉当局在盐川正式设县。对于高度重视盐业产销,实行盐铁官营的汉王朝来说,盐业开发不能不说是决定设县的重要原因。

拂去历史的尘埃,穿过盐井古镇的小巷,来到这座坐南朝北的漳县盐史馆。这里又名“三官殿”,殿里塑有“天官”“地官”“水官”三位神像,其中天官是尧,地官是舜,水官是禹。“三官殿”里把尧、舜、禹当作盐神来供奉,是因为他们都与盐有过密切的关系。

据民间传说,漳县盐井和礼县盐官两地的盐脉在底下相通,管理礼县盐官食盐的是女盐神,管理漳县盐井食盐的是男盐神。据说当礼县盐官的女盐神擅离职守,与盐井的男盐神相会时,礼县盐官突然就打不出卤水;而当盐井的男盐神去礼县盐官幽会女盐神时,漳县的盐井就打不出卤水。于是,两地的信徒们便对他们以铁锁加身。一边是热闹的香火,一边又是冷酷的铁索,如此不协调的敬神方式,可真让人匪夷所思。其实,对古代的先民们来说,深藏地下的岩盐是充满诱惑的神秘所在,他们在希望盐脉永续、富裕子孙万代的同时,也唯恐财富流向别处。这种矛盾的心态,决定了特殊的敬神方式,以铁索拘神不正是为了保住漳盐这笔宝贵的财富吗?

盐马古道一路走来变通衢

“山间铃响马帮来”。站在盐井古镇的街道上,我的耳旁似乎还在回响着从岁月深入传过来的阵阵马铃声。漳县井盐从开采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今,历史的长河虽然冲淡了古老井盐的辉煌与沧桑,但曾经运输过漳县井盐的盐马古道却依然留在了盐川大地。直到今天,漳县金钟镇通往甘南藏区的交界处、殪虎桥乡通往四川、陇南的木寨岭山下,仍然还有名叫大车场、车场和酒店的村庄,无不印证着当年盐马古道的盛况。

最盐井镇地处漳河南岸,其交通四通八达。沿漳河南岸一路向西,一条古老的大道顺着漳河河谷向西延伸,至漳河三岔路口,有三条道路通往外面的世界,向西翻越海拔3000多米的分水岭,在云雾缭绕中可到达渭源、临洮直至兰州。

早的盐马古道出现在汉、唐,即向东而去的陕甘古道和向西而行的漳岷古道。东去的陕甘古道也叫秦陇古道,这条古道最初是一条军事防卫之路和政治统治之路,后期则成为漳盐进贡汉、唐朝廷以及秦陇贸易与盐商互市的主要通道。这条盐马古道西起漳县盐井古镇,经当时的宁远(今武山)、伏羌(今甘谷)、秦州(今天水),出宝鸡峡,直达秦地的关中平原。汉、唐时期,盐属国家专卖,盐商互市有限定的场所,各路盐商马帮只需将漳盐人背马驮运抵指定地点,便可收获本利,再以售盐所获银两换回秦地的布匹、杂货,沿原路折返。

盐马古道以西段最为著名。西行的盐马古道也叫漳岷古道,其实远不止漳县至岷县一段,它的实际里程要比漳县到岷县遥远得多。据《岷川卫志》等地方志书记载,西行的盐马古道从盐井古镇起始,经三岔、酒店,翻越木寨岭,到达岷州所辖的老幼店、梅川、茶埠,在岷州古城又分两路,东南一路经麻子川、哈达铺、宕昌、舟曲,过白龙江,入四川境;西南一路经岷州西川入卓尼、临潭进入甘南藏区和川西北高原。漳岷盐马古道山高路远,地形和气候条件十分恶劣,此路开通最早,历史更为悠久。

通往兰州的这条商道同时沟通了洮河、黄河水系。进入东杂沟过金钟镇,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卓尼县相接,漳县的井盐就进入了藏区。过殪虎桥向西南而去,经大草滩翻越木寨岭,漳县的盐商们就打通了前往四川的古盐通道。

在盐商们开辟的诸多古盐道中,最具影响力的要数四川盐道了。运输漳县井盐的驮队逆漳河向西,经过一天的行程,盐马运输队伍在苍茫夜色中就到了现在的大草滩乡酒店村。为了养精蓄锐,准备更加充足的体力翻越令人生畏的木寨岭,盐商马帮只好在这个古老的山寨村落歇息一晚,喝上两杯酒,这里自然也就叫作酒店子了。

由于漳县盐商长年四季下四川,跑成都,如今漳县一带的社火秧歌曲仍然以《下四川》最为流行。从婉转悦耳的秧歌声中,从盐川古道曾经的马蹄印中,从偏远的酒店古村落中,不绝于耳的马帮铃声似乎还在层峦叠嶂的山谷中悠扬的回响,木寨岭下酒店醇香扑鼻的美酒味道久久不能散去……

擦亮历史漳盐文化显特色

盐川寨古老的宝井汲玉,魁星高照,两河环绕,五市兴隆,七街纵横,七庙布阵,万灶青烟的繁华盛世,已被历史封存,如同盐融进岁月的日常滋味,我们已经习惯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可触可摸的漳盐文化正在人们的视野中几近消失。

从漳县县置“五废六立”的曲折历程我们能够看出,漳县这一方热土正是与它的盐业一道走进历史的。先民们从饮用露头盐泉到打井熬盐、再到今天现代化的真空制盐,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漳县立县文化――漳盐文化。

漳盐文化就是人们在漳盐的开发、产制、运销、管理的社会历史实践中直接或间接的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她包罗万象,经济文化、政治军事、民族宗教、法律管理、教育礼仪、民风民俗、旅游餐饮等无不渗透涉猎;盐泉、盐井、盐工、盐商、盐官、盐警、盐法、盐引、盐票、盐税盐厘、盐厂等更是内涵深厚;因漳盐而生发的独特奇特的风景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异族异域文化、争夺漳盐的古战场文化等交相辉映。

为了再现当年盐井古镇的雄风,漳县县委、县政府在《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指出,要以盐元素为主题,以仿秦汉盐井古镇为特色,融入井盐文化历史内涵,仿建盐街,再现“秦汉名镇、雄震西陲”的历史风貌,建设集井盐文化体验、旅游商贸服务为一体的秦汉特色旅游商业步行街。建设盐业博物馆,以盐画、盐雕制作、文物、纪录片等方式展示井盐文化发展史。雕塑一套漳盐古法生产线,展现井盐生产传统工艺,体现古法采盐和千年井盐文化魅力。同时将依托华夏井盐疗养度假中心,大力发展井盐盐浴、盐疗为主的养生旅游,打造华夏井盐疗养度假旅游基地。在不久的将来,“漳贵宝”的传人们必将打造出盐马古道上新的辉煌。

新闻推荐

援藏医疗专家赴卓尼支援

本报卓尼讯(见习记者叶海荣通讯员郑君武)随着“组团式”援藏医疗专家的到来,卓尼县医院的各个科室全是医生们忙碌的身影。按照省委组织部、省卫生计生委统一安排部署,去年12月,首批49名“组团式”医疗...

卓尼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卓尼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