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丰牛壮奶飘香
□记者何龙马保真石凯平
在广袤的美仁大草原上,一排排标准化的舍饲养殖大棚,成为亮丽的风景。
经过“十二五”以来的提速发展,合作市农牧业发展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特色种植业发展步伐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不断深化,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稳步推进,民生实事建设成效显著,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唱响了一曲新常态下羚城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嘹亮新歌。
特色生态畜牧业:从传统到现代
沿308省道出合作城南,车行约一刻钟,就来到了那吾乡多河村更知地兴盛奶牛养殖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加布代是居住在那吾乡多河村更知地自然村的一位藏族老人,放牧成为他们家世代传承的主业,也成为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2012年春天,村里的养殖大户德合拉发起成立奶牛养殖农牧民专业合作的倡议,经过深思熟虑,他带头将自家15头牛全部交给了合作社。之前家里需要三个人来干的畜牧业,在集约化的合作社里只需一个人就可完成。如今,更知地村的多河兴盛奶牛养殖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农牧民合作组织,现有社员18人,犏雌牛270多头,标准化牛舍16座,贮草棚2座,标准化挤奶厅1座,日产鲜奶1500斤,与燎原乳业签订了常态化收购协议,年总产值超过100万元。
在合作市,像多河兴盛奶牛养殖农牧民合作社这样的养殖类合作社已经达到282家。近年来,在“128”现代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政策指导下,合作市着力壮大提升犏牛繁育产业和犏雌牛(奶牛)养殖产业两大特色优势产业带。按照“政府引导、科技带动、规模发展、标准养殖”的思路,形成了佐盖曼玛乡、佐盖多玛乡、卡加道乡犏牛良种繁育带和卡加曼乡、那吾乡、勒秀乡犏雌牛(奶牛)养殖带。目前,全市共发展各类专业养殖户3000余户,各类牲畜存栏29.4万头(只),实现牧业年总产值13943万元,人均收入达4295元,成为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撑。
加布代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在合作开了家酸奶经销部,家里的收入也比原来多了不少,房子装上了玻璃温室,还买了汽车。
特色种植业:从粗放到集约
卡加曼乡香拉村农业科技园。大棚内香菇、黄瓜,辣椒各种蔬菜长势喜人。天刚破晓,杜学军已经在大棚里忙碌了,赶着采摘新鲜的辣椒。
新鲜的本地蔬菜深受青睐。在市场上,杜学军的辣椒要比外地辣椒贵出1元。“我们的辣椒由于没有污染,不打农药,现在能买上好价格,销路也好。”杜学军说。
近年来,合作市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深挖特色种植业潜力,通过修建大棚、良种引进、专家指导等措施,引进一些特色农产品,以香菇、藏中药材、反季节蔬菜等为特色的种植业已经初具规模,全市特色种植业面积达10000余亩,实现年总产值3400万元,人均增收1220元,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的格局初步形成,规模化效益已经显现。目前合作市已有永丰藏中药材合作社、拉寨高原蔬菜种植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种植业合作组织34个,部分合作社还通过了农畜产品无公害产地认证,并与流通企业建立起稳定的产销关系,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在积极引导群众走“特色”之路上,草产业成为近年来合作市农牧民致富的新渠道。
“草产量的提高直接催生了草饲料产业链发展,对下游畜牧养殖业的专业化合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提升了冬春缺草和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成为一举多得的‘好产业\’,目前全市仅紫花苜蓿的种植面积就超过2万亩。”合作市农牧局负责人说。
成立于2013年4月的合作市恒达农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转包的形式流转土地1600亩,连片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高产示范田1000亩,燕麦草600亩,在此基础上与周边乡村订单种植燕麦草5000亩。专业合作社社员耕地入股600亩,解放劳动力86人,劳务输转72人,创劳务收入79.2万元。
生态环保:从逐步认知到达成共识
在天然草地保护的科学发展理念下,合作市按照“部门协作、集中资金”的原则,以“黄河项目”为支撑,整合各类项目35个,累计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新建牲畜暖棚483座,全市禁牧120万亩,草畜平衡135.36万亩,落实草原补奖资金3071万元。
“以前我们的牛羊,都在草原上,现在有了暖棚后,牛羊对草原的破坏变小了,草场也逐渐恢复了生机。”牧民才让东珠说。
现在,多年干涸的湿地、泉水得到了恢复,难得一见的梅花鹿也在市郊现身,旱獭、羚羊等野生保护动物数量回升,各种野生动物明显增多,这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最有力的回馈。
近年来,通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扩大了农牧民增收渠道,使绝大部分牧户的生产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全市5684户农牧民共享受到国家的补助资金1.22亿元,每年户均获得国家政策性增收5402元,人均增收906元。
民生建设:从滞后到高效推进
初春时节的合作正值牲畜因缺饲普遍瘦弱的时候,也是防灾保畜形势比较严峻的时期。但在卡加曼乡香拉村,牧民却没有丝毫的担心和焦急。合作市农牧局抗灾保畜政策让他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在饲草料不足,牲畜严重掉膘的关键时期,农牧局给我们送来了燕麦青储饲料3000捆、苜蓿颗粒饲料120吨,消除了我们的顾虑,保障了牲畜平安度过‘春乏关\’”,牧民扎西说。
近年来,合作市把民生建设作为主抓的重点工作,落实首位产业农牧发展资金6871万元,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惠农补贴和资金的同时,切实加大了地方财政投入力度。全市扶贫资金的80%以上投入到首位产业的发展上,重点用于服务体系建设、规模化养殖、畜种改良、疫病防治、退粮还草、标准化生产、龙头企业、市场体系建设、农牧民培训等方面的补贴和奖励。此外,还积极争取“双联”惠农贷款和贴息货款,发放双联惠农贷款2080户9831.5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群众自筹等形式,今年新建牛羊用标准暖棚440座,贮草棚5座,养殖小区4个。
“十三五”的号角即将吹响,合作市农牧业将紧紧围绕全省“3341”工程和州委“168”农牧业发展战略,全面实施“128”现代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以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目标,紧扣农牧村经济工作大局,以首位产业发展、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农牧业技术推广等工作为重点,以争取和实施项目为基础,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为切入点,强化领导和技术服务,真抓实干,为打造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而努力奋进。
新闻推荐
本报合作讯近日,合作市举办以“争创文明城市、共建幸福合作”为主题的文明知识讲座,邀请省委党校历史教研室主任李春芳教授主讲。市直各部门,各单位及乡、街道干部职工共计500余人参加。李...
合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合作市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