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挡不住脱贫脚步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20-03-17 11:39 大字

农时不等人。最近这段时间,颍上县垂岗乡墩黄村的扶贫产业基地又逐渐忙碌起来,带着口罩的村民在大棚里移植秧苗、管理蔬果。

第一茬草莓卖了1.3万元,脱贫户刘娜忙田管更起劲。 “过年是采摘草莓的旺季,但今年发生了疫情,我家的草莓眼看就要坏在地里。好在有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帮助,帮我把第一茬草莓顺利卖完了。 ”第一茬卖得“有惊无险”,刘娜现在对第二茬草莓寄予了更多希望。

墩黄村利用定点帮扶单位争取的资金,建成了占地500亩的产业扶贫基地,刘娜的草莓种植大棚,正是基地的一部分。按照正常计划,今年春节后,基地种植的芹菜、白菜、莴笋及草莓等蔬果可大批量上市。然而,正当村民们准备收获这一季劳动成果之时,新冠肺炎疫情悄然袭来,约80万斤蔬果销售难、运输难,眼看就要烂在地里。

村民急,省水利厅驻墩黄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墩黄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郇继淮和村干部们更急。

“这时候,我们最需要给村民信心。 ”春节假期未结束,郇继淮就赶回了村里。申请扩大 “消费扶贫”渠道,联系外地市场组织运输,联系电商平台线下配送……在郇继淮和墩黄村“两委”班子的多方奔走下,从2月11日拿到运输通行证至3月初,短短20天左右,基地卖出了约60万斤蔬果,其中包括保鲜期最短的1万多斤草莓。

14户贫困户种植的草莓和蔬菜更是被优先卖出,极大地提振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我们建立这个扶贫基地,就是要帮助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产品不愁卖、腰包鼓起来,大家才有信心继续干。”墩黄村产业扶贫基地负责人郑德恩说。

逆势实现产销两旺的墩黄村蔬果种植产业,如今迈着更加坚实的带贫步伐。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特色种植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促进村集体增收。 ”郇继淮表示。 (杨燕)

新闻推荐

铁路父子兵的“守望” “守”的是春运 “望”的是团聚

本报讯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合肥客运段有这样一对父子,他们同为列车长,一起奋战在春运第一线。1月14日,老杨杨康福...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