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河冬捕开始 “头鱼”拍出88万元

颍州晚报 2019-01-07 17:12 大字

昨日,第二届八里河冬捕文化旅游节开幕,10条鱼通过竞拍方式卖出380多万元,其中“头鱼”拍卖价格高达88万元。近年来旅游市场发生重大变化,这是颍上县在“旅游+”融合发展方面进行的新探索。

39公斤重“头鱼”拍出88万元

昨日上午,颍上县八里河第二届冬捕文化旅游节正式拉开帷幕。

河面上,舟船穿梭,鱼跃水面。在众多渔民的围堵下,水中的渔网越来越拥挤。

“那一条鱼大!那一条更大……”伴随着游客的呼喊,今年冬捕的“头鱼”不断出现,又不断被否定。最终,渔民从渔网中选出10条大鱼,披上红绸,抱上河岸。

此时,颍上县政府副县长、八里河镇党委书记、八里河风景区管委会主任张斌站在一面铜锣前当起了拍卖师。

随着一声声锣响,9条鱼分别被上海、杭州、六安等地的公司“抢走”,最低竞拍价格31万元。最大的“头鱼”重达39公斤,被霍邱县渔得利合作社以88万元竞得。

竞拍者意犹未尽,把目光瞄向第10条鱼。岂料,张斌连连摆手,“不拍了,不拍了,这条鱼留给八里河附近群众。”很快,这条鱼以2000元的价格被人收入囊中。

据统计,上述10条鱼竞拍总价为380多万元。张斌当场宣布,这些钱将全部用于八里河镇的扶贫工作。

探索“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

八里河镇拥有大湖水面2.7万亩,连片精养鱼糖8000亩,是皖西北重要的商品鱼、鱼种生产及旅游渔业基地,先后被农业部认定为“水产养殖健康示范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等。

2015年,八里河大湖商品鱼首次通过农业部指定的中绿华夏有机认证。2016年至2018年又连续通过有机认证。

张斌告诉记者,八里河的水是大自然的馈赠,冬捕在当地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冬捕过程中,渔民始终遵循“抓大放小”的传统,这既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是为了让鱼儿繁衍不息,持续发展。

八里河以渔起家、以渔业促旅游,走出了具有八里河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去年八里河冬捕共捕获青、草、鲢、鳙等各类鲜鱼150万公斤,销售收入达1000多万元。

近年来旅游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成为新趋势,为此,八里河镇连续举办冬捕文化旅游节,不断升级调整旅游产品,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扩大八里河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让旅游、渔业、文化、扶贫齐头并进。

颍州晚报记者 曹亚伟/文 王彪/摄

新闻推荐

最美在奉献爱心育禾苗 记颍东区枣庄镇东张庄教学点教师陈军

本报记者宋玉洁通讯员张超张凯龙虽然有听力障碍,但他坚持在基层一线教学岗位;虽然并不富裕,但他累计资助贫困学生860人次,他...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