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艺术育人的从教路

阜阳日报 2018-09-13 09:45 大字

本报记者 潘金铭 五线谱上,她教会学生欣赏美妙的音乐;舞台之上,她带领学生跳起曼妙的舞蹈……从教30余年,颍上县慎城镇第二小学副校长王俊玲,用音乐舞蹈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用心体悟感化学生的烦恼与快乐,让艺术教育影响学生的成长。 敢于创新的领路人

王俊玲自幼喜爱歌唱舞蹈,经常模仿别人的舞姿,从中学习了许多舞蹈技巧。“我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就是因为热爱舞蹈,才更加珍惜能跳舞的机会。”王俊玲介绍,1986年她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音乐教师,而在课余时间,她钻研舞蹈编排,并教授学生跳舞,还带他们参加了市级比赛。

但是,屡次参赛的成绩并不理想,这让王俊玲思索许久,到底该用什么办法把比赛名次提上去。在一次经验总结中,时任校长提出一个建议,他认为舞蹈要有优势就要有特色,可以把颍上花鼓灯融入到少儿舞蹈中。

这句话点醒了王俊玲。“颍上花鼓灯属于国家级非遗项目,是花鼓灯三大流派之一,如果把颍上花鼓灯的特色提炼出来,那我们的舞蹈编排就有了新意。”善于学习和接触新事物的王俊玲,满怀激情地投入研习花鼓灯舞蹈中。

1990年,王俊玲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每天到颍上县花鼓灯训练基地新庄子,向老一辈的花鼓灯艺人学习舞蹈动作和技巧,又在机缘巧合下,接触到怀远、凤台的花鼓灯跳法。这让王俊玲在自己编排的少儿舞蹈中,融汇了三大花鼓灯流派的跳法。

“后来学校还成立了花鼓灯兴趣小组。”王俊玲说,每学年学校会从三、四年级的学生中抽选40人,培养一批舞蹈队员。“学生们报名很踊跃,每次外出比赛,还有许多家长做后勤保障呢。”王俊玲开心地说道。让非遗进校园培养传承人

王俊玲创编花鼓灯儿童舞蹈的举措,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1991年起,王俊玲组织学生参加安徽省花鼓灯艺术节比赛,连续四届获得二、三等奖的好成绩;在安徽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此外,她编排的花鼓灯舞蹈《花鼓乐》、《花鼓闹春》、《花鼓妞妞扭花花》等,在“魅力校园”全国校园文艺汇演和省教学展演中数次获得奖项。

因为舞蹈,慎城二小不仅培育了文艺的沃土,更让校园绽放了非遗之花,培育了一批批喜爱花鼓灯的学生。今年30多岁的朱孝梅,目前是颍上县花鼓灯艺术团副团长,也曾是慎城二小第一批花鼓灯兴趣小组的学员,后进入安徽省艺校学习舞蹈。“因为小学接触到花鼓灯,非常喜爱,就想一直从事与花鼓灯有关的工作。”

王俊玲说:“非遗进校园,让学生从小了解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认同感,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除了从事花鼓灯教学,王俊玲还潜心做花鼓灯课题研究,参与了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安徽省子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民族音乐》。同时,作为颍上县花鼓灯艺术传承代表和课题带头人,王俊玲还参加了“花鼓灯走进音乐课堂”课题专项研究。 在教学之路上永不止步

作为一名教师,王俊玲非常重视课件质量,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上课效果,不断创新课件内容。她所制作的课件在市、县优质课评比中多次获奖,《大树桩你有几岁》课堂教学录像及音乐教案《龟兔赛跑》成为市、县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典范。

在教学工作之外,王俊玲还是学校学生的“知心姐姐”。生源多来自农村的慎城二小,留守儿童较多,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为了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王俊玲主动承担学校的全国心理健康辅导员一职,通过心理疏导、游戏等方式,为学生们排除成长的困惑。

从教多年来,王俊玲收获颇丰:2007年,被评为阜阳市首届中小学音乐学科“骨干教师”,同年获评颍上县“三八红旗手”;2012年被评为颍上县“优秀教育工作者”,2014年7月获阜阳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荣誉称号。而今,王俊玲更是努力学习,不甘落后在教育进步之路上。

新闻推荐

快递哥撞伤行人申通公司担主责

最近,颍上县人民法院判决被告彭某支付原告颍上县申通运输服务有限公司赔偿款28273.13元。彭某系申通公司雇员。2016年...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