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声声唱新韵

阜阳日报 2018-03-09 16:39 大字

本报记者 尚原野/文 穆可亮/摄

从老一代花鼓灯艺人“一条绳”,到民间艺人自发组织娱乐活动,到后来创办花鼓灯艺术学校,再到现在的一年300多场演出并囊获多个国家级奖项……近年来,随着地方党委政府对于花鼓灯艺术的高度重视,这项淮河流域独有的民间艺术在颍上大地再度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老艺人播下艺术种子

很早就听说,在颍上县随便走进一个村子,都有人会跳花鼓灯。到了颍上才知道,这种说法确实有依据,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60多年时间里,花鼓灯艺术流传之广、受众之多、影响之大均创下了多个历史之最。

位于颍河、淮河交汇处的颍上县鲁口镇王台孜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颍上花鼓灯传承人、安徽十大老艺人之一王传先的故乡,这位被誉为“一条绳”的民间艺人,从小就钟情于花鼓灯和地方戏,曾师从清末民初花鼓灯艺人唐佩金。

王传先自幼爱唱爱跳,而且有个好身材,有副好嗓子,是个演戏的好材料。他主攻颍上花鼓灯“腊花”一角,由于身材细挑,音色清脆、婉转动听,被群众誉为“小蜜蜂”。几十年来,在当地的舞台上,他那轻盈柔美的舞姿,苗条纤细的身段,清脆嘹亮的唱腔,令无数观众赞不绝口。他演出的《小放牛》、《送郎治淮河》及《小游场》、《三月三》等已经成为颍上花鼓灯的经典作品。

在六十多年的文艺生涯中,王传先演出数千场次,足迹遍及颍上、凤台、六安、淮南、蚌埠、寿县、霍邱的城镇和农村,为淮河两岸的千万人民献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王传先还经常被外地请去教授花鼓灯艺术,在相邻县市和本地的多个乡镇,共教授老、中、青、幼花鼓灯和民间锣鼓少年班达500人之多,为花鼓灯培养了一大批后继人才。

弘扬传统一辈接一辈

在鲁口镇何台村,记者见到了花鼓灯第二代传承人宋红莲,她是王传先在1949年后培训的第一批学生,当年花蕾般的小姑娘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但她的舞蹈动作还保留着传统花鼓灯的原汁原味。

“王传先是我的老叔公,当时我们这一片就有30多个人跟他学习花鼓灯。”今年75岁的宋红莲告诉记者,由于王传先收徒众多,在鲁口一带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王传先一走,睡倒(病倒)十九;扭头一看,起来(恢复)一半。这个顺口溜说的就是王传先在当地花鼓灯舞台上的巨大影响力。

改革开放以后,当地的很多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给这项民间艺术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然而,活跃在民间的老艺人只要有机会还是会聚在一起排练,特别是在沿淮的很多乡镇,每逢重要节庆活动,花鼓灯表演都是最重要的演出之一,也是最受当地群众欢迎的主要艺术表演形式。“如今,花鼓灯舞台上主要是王传先的第三代、第四代传承人,年龄集中在20岁至50岁之间,有些人还把跳花鼓灯当成了职业。”宋红莲说。

在王传先的老家,记者还见到了48岁的詹同兰,她是王传先的第三代传承人,目前和爱人何本美创办了美兰演艺公司,常年在农村地区承办各类以花鼓灯、推剧、淮河锣鼓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艺演出。而最让他们感到骄傲的,还是在颍上县花鼓灯艺术团工作的女儿何丹丹。

“受到父母的影响,我从小就会跳花鼓灯,2010年开始到颍上县花鼓灯艺术团工作。8年多时间,我们的演出场次越来越多,还经常到外地甚至是国外参加比赛,每到一处都受到了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何丹丹告诉记者。

在传承和创新中发展

2006年,花鼓灯艺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花鼓灯三大流派之一的颍上花鼓灯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专门拨出一部分资金,于当年9月1日正式成立了颍上县花鼓灯艺术学校,首批招收25名学员,其中男生12名,女生13名,年龄在13-17周岁之间。

今年27岁的杨天保是首批25名学员中的一位,他告诉记者,学校除了正常的文化课、专业课和排练课之外,每个周日,当地的花鼓灯老艺人许传友、曹树芝、胡志新和訾道侠,还被邀请到学校传授民间传统花鼓灯动作和唱腔。“我们这一批学员现在还有18个留在艺术团工作,接下来的3批学员大部分也留了下来,专职从事花鼓灯演出。”杨天保说。

“在传承花鼓灯的过程中,我们作了大胆的创新,使这种民间艺术更加适合现代舞台演出。”颍上县花鼓灯艺术团团长、主教练朱传奇告诉记者,他们编排的一大批现代花鼓灯舞蹈节目在国内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如《鼓乡的春天》、《淮水欢歌》、《春到花鼓乡》等,得到观众肯定的同时,也让演员们捧回了一座座奖杯。

目前,颍上县花鼓灯艺术团拥有国家一级编导1人,专业舞蹈演员40多名,具有创作、编排、辅导自主能力,并跻身为安徽省内具有地方艺术实力和水平的专业团体,对于传承和发展花鼓灯艺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颍上县花鼓灯艺术团,在沿淮河的垂岗乡、半岗镇、润河镇,沿颍河的刘集乡、新集镇、江口镇,都有不少民间艺人也在传承着这项民间艺术。尤其是活跃在刘集乡综合文化站的七旬老人刘传德和申录芳,在组织花鼓灯爱好者自娱自乐的同时,还将这项艺术传授给中小学生。“我带了10多个小学生,周末在文化站排练,这里有个100平方米的排练室。”刘传德说,跟他学习花鼓灯的孩子都是刘集乡中心小学的学生,最长的已经学了三年,经常参加乡里组织的文艺演出。

颍上县文广新体局相关负责人陈学奇介绍,据不完全统计,颍上县现有民间花鼓灯团体60多个,绝大部分沿淮乡镇都有20人以上的业余艺术团,有近百位民间老艺人至今依然坚守在花鼓灯传承的一线上,成为活跃城乡文化活动的一道靓丽风景。

新闻推荐

探访神奇三优集

本报记者牛真子通讯员武万勇/文本报记者穆可亮/摄颍上县刘集乡三优集村地处颍上县东部,距县城约15公里,南与刘集乡汪郢村相邻,北与颍上县夏桥镇相接,夏杨公路横穿村境。因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这里商...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