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淮河锣鼓惹人醉

阜阳日报 2017-12-21 12:46 大字

本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武万勇 陈学奇 王新伟/文

本报记者 穆可亮/摄

很早就听说颍上县鲁口镇的淮河锣鼓很有名气,几次采访路过,终究没得到一探究竟的机会。初冬时节,记者专程来到距离鲁口集镇约6公里的何台子村。这里被称作下湾,因地处颍河入淮的下游而得名,平均海拔只有20米左右。然而,就是在这个历史上十年九涝的“锅底”,却孕育着十多支民间锣鼓队,鲁口镇也因此被称作远近闻名的“锣鼓之乡”。

寒风中一群老人的等待

清晨的大雾能见度不足50米,7:30从阜城出发,临近中午才抵达100多公里外的鲁口镇何台村。此时,锣鼓队的8位老人已在村口等了3个多小时。他们是淮河锣鼓的第二代传承人,年龄最小的66岁,最长已有78岁高龄。看到记者下车,老人们立即操起手中的锣鼓铙钹,热烈地敲了起来。那气势,那热情,瞬间就让人振奋起来。

“听讲你们要来,我们8点钟就赶到这里集合了,怕你们找不到地方,我们一直都在门口等着。”在颍上东南部的沿淮地区,当地方言中很少用“说”这个字,因为他们觉得“讲”更加亲切和直接。听着这种带着泥土气息又充满温度的话语,记者

心头一热,一路颠簸的劳累也烟消云散了。朱占用是锣鼓队队长,他告诉记者,淮河锣鼓与花鼓灯,以及俗称“四句推子”的推剧,都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在1996年撤区并乡之前,15个村每个村都有自己的锣鼓队,如今大村的数量压缩到了8个,但全镇依然有11支锣鼓队,他们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遇上逢年过节还要参加当地组织的各种文艺汇演。

记者采访了解到,淮河锣鼓是指流传于安徽省颍上县沿淮一带的一种锣鼓音乐,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富有地方特色。如:流传于颍上县鲁口镇的威风锣鼓、新集镇的锣鼓棚子、慎城镇的花鼓灯锣鼓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淮河锣鼓音乐。“淮河锣鼓”被列入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八翻》、《长流水》、《兔子扒窝》、《凤凰三点头》等传统代表曲目也走出偏僻的乡村,开始在省一级文艺演出中为观众所熟知。“这些老队员,都是从十一二岁就开始学锣鼓了,不限时间、不限场地,只要聚集在一起,就要打上半天过过瘾。”朱占用说。

六十载淮河锣鼓情

今年75岁的王传图是推剧县级非遗传承人,他从15岁开始学习锣鼓,至今已有60年时间。提起这项当地独有的民间艺术,王传图深谙其道,鼓点中那股子欢腾劲儿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更加浑厚扎实。

“锣鼓、高音锣、小钹,这些乐器拿过来我都会打,有人请唱戏,我还能化上妆演老包(包拯)。不过,我最擅长的还是锣鼓。”王传图告诉记者,解放初期,农村文化生活单一,听说周边公社要放电影,他们当时都要跑十多里路去看。电影不是天天都放,农闲时节听老一辈人打锣鼓,就是最好的消遣了。年轻人愿意学、老辈人愿意教,时间久了自然也就会了。那时候,晒场上、屋山头前、老社屋里,都是绝佳的演出场所。不用灯光音响这些舞台设施,锣鼓一敲,男女老少都来听,要是哪个年轻小伙打得好,找对象都比普通青年容易得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男人打锣鼓、女人听锣鼓的原因。

“一听锣鼓我身上就来了劲,大家在一起玩,别提多开心了。”今年66岁的朱振铎告诉记者,他家在相隔两公里的朱台子,只要有时间大家都聚在一起切磋切磋,这么多年从来没有间断。

今年33岁的王

新闻推荐

上班三个月没见一分钱颍上县一保安被欠薪

颍上县一保安被欠薪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