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人养鸡三万只 脏活累活机器干

阜阳日报 2017-08-04 13:01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王雪洁/文 通讯员 武万勇/摄

安徽嘉鸣禽业负责人崔明在操作自动化饲养系统。

在1000多平方米的鸡舍内,母鸡住高楼,鸡蛋会“走路”,饲料、饮用水也无需人工搬运,悄无声息便来到蛋鸡面前……日前,记者在安徽嘉鸣禽业有限公司采访时看到,这个每天可生产5万多枚鸡蛋的现代化大型蛋鸡养殖场,基本上实现了蛋鸡养殖、鸡蛋收集的自动化流水线作业。

母鸡住高楼 鸡蛋会“走路”

这座现代化养鸡场位于颍上县六十铺镇马小村。养鸡场的厂房白墙蓝瓦,看起来整洁清爽,几乎闻不到任何异味。打开厂房大门,一台带有显示屏和许多按键的机器映入眼帘。“这是整个养鸡场的控制中心。”嘉鸣禽业负责人崔明告诉记者,控制中心控制着整个鸡舍的全自动饲养系统,从喂料、清粪到集蛋,能实现3万多只鸡的日常管理自动化,一个人就可以操作。

在厂房深处,4排长长的鸡舍里住满了母鸡,每个鸡舍有4层“楼”高,每层楼里住着不少蛋鸡,它们不时探出头来啄食喂料栏中的食物;每层“楼”下都有一张“盘子”,用于接收鸡的粪便;鸡蛋整齐摆放在运输带上,依次传送到机器前端。

“这些鸡蛋自己是不会‘走路\’的,我们的自动化生产线将传送带上的鸡蛋送到装箱口装箱;同时,我们有一套完整的喂料系统,鸡的喂食、供水、清除粪便等工作全都交给机器来完成。”崔明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打开系统开关,传输带上的鸡蛋立即行走起来,不一会儿,就来到鸡舍前端的装箱口处。

自动化生产节省人力

这样一栋鸡舍楼,安装了8条自动化生产线,养殖3.2万只蛋鸡,每天可产出5万多枚鸡蛋,并采用智能化养殖设备,饮水、喂料、控温、消毒、清粪全过程实现了自动化。

“在这里,我只需要打开开关,机器就会把鸡蛋送到装箱口,其他的不需要人工操作。”崔明表示,自动化生产线大大节省了人力,如今,一栋鸡舍的管理工作,一个人就能完全应付过来。

“要是以前的养殖方式,像这样一栋鸡舍,最起码需要五六个人来管理,而且还会有异味。”崔明说,他引进这套自动化生产线,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节省人力和清除异味。

记者看到,整个鸡舍的前后,都有黑色的网,天花板上也有不少通风口。“这些都是用来通风的,并且是可以控制的。”崔明介绍说,鸡舍四周墙体上安装有循环水降温系统,配备了水泵、风窗、风机等通风设备和智能感应探头,选择自动模式后,系统会根据温度、风力情况,自动调节风窗是否开放、风机使用模式;同时,鸡场产生的大量鸡粪也会根据感应重量,及时进行收集处理、风干,进而保证鸡舍温度适宜、没有异味。

不仅生产自动化、管理人员少,鸡舍还配备了报警系统。“你看,我的手机软件和鸡舍系统已经配套,如果出现问题,它会自动报警,并给我发短信。”崔明告诉记者,鸡舍一旦停电或出现系统故障,短信就会发送到手机上,他也可以尽快赶来,尽量减少损失。

投资百万元 设备再升级

据了解,崔明养鸡是从2007年开始的,起初只养了几百只鸡,用木栅栏散养,规模不大。十年来,崔明一直从源头上把控鸡蛋品质,注重做好养鸡场的卫生防疫工作,从未发生过大规模疫情,加上他本人做生意诚实守信,养鸡场生产的鸡蛋总是供不应求,鸡场规模逐步扩大。去年,崔明外出学习归来后,新建了三栋鸡舍,引进了全自动化饲养系统,实现了立体养殖,养殖规模扩大到6万多只鸡。

记者看到,养鸡场内,还有两栋刚建成的鸡舍。据崔明介绍,他准备继续上马新设备。“引进自动化饲养系统只是发展现代化养殖业的第一步。下一步,我打算引进中央集蛋器,实现无人管理的生产车间。”

新闻推荐

瓜果飘香脱贫路

结合产业扶贫,颍上县陈桥镇李庄村建设了2000亩的扶贫产业园,发展西瓜、葡萄、瓜蒌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贫困户既可以小额扶贫贷款入股产业园分红,又能进园务工领工资。图为产业园技术人员在为农户讲授棚架...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