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农”融合带动农业发展

阜阳日报 2017-07-13 15:27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郭晓林 通讯员 武万勇

投资近2000万元的5万吨粮仓正在有序建设、200亩的花海区域在检测土壤……日前,记者来到颍上县八里河镇万台村,颍上利民农机合作社的各项新建设、新谋划稳步推进中。“预计今年9月,5万吨的粮仓就可以投入使用。”利民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荆学军说,今年秋收水稻时,合作社就可以实现收割、烘干、入仓一体化服务。

2009年,荆学军成立颍上县利民农机合作社。“当时就三五台机械,主要为农户提供耕种、收割服务。”荆学军介绍,随着一步步的发展,2014年,合作社农业机械达到上百台(套)。规模的扩大,为利民农机合作社赢得更多业务。

前两年,利民农机合作社与八里镇农户签订了总计近2万亩的作业订单,小麦收割、整地、水稻育秧和插秧加在一起才300元/亩,算下来机收的价格低于50元/亩。“收割后的留茬高度、土地深松的深度、插秧的效果,有一项不达标,我们就不会支付机手工资。”

为农户提供方便、节约成本,而这仅仅是荆学军发展合作社为民提供优质服务的开端。“种地得看天,雨季时间长了就不利于小麦收成。”为解决因天气影响造成的减产,利民农机合作社投资500多万元购置了两台烘干机,还建设2500平方米的仓储空间,“烘干机可以烘1000多万吨,满足周边农户的需要。”荆学军介绍,他们不仅烘干价格便宜,而且农户还可以将小麦免费存放在仓库。

“现在机械数量达到400多台(套),目前除去东三省,全国就数我们合作社的规模最大。”不过,近两年,荆学军在农机农艺农信的融合发展上花心思、下功夫。走进利民农机合作社的停机棚内,耗资13万元的测土配方设备正在运转中。荆学军说,以前农户种植用肥料,基本都是根据经验判断,配比不准确。“这不仅会导致产量不稳,还会增加投资成本。”

为此,荆学军聘请土肥站专家,按照每15公里划定一个区域,测量土壤的元素成分,再将测算结果导入设备,就可以精确地计算农户所需肥料的配比,然后把计算结果交给生产企业,帮助农户量身定做化肥,“目前已经接了2万多亩地的订单,预计每亩可以为农户节约20元成本。”

不仅如此,利民农机合作社还改进了播种技术,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定量控制。“我们给机器加装了传感器,确保种子足额均匀地撒播在地里。”荆学军介绍,一套传感设备从1000多元到3000元不等,且维修费用极低。根据测算,加装传感设备后进行播种,每亩可以减少种子损耗20元。

今年午收期间,全省“三农融合”发展暨“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推进会在颍上召开,利民农机合作社作为观摩点之一,其融合发展的成果受到高度评价。以往,收割机作业完成后,现场测量土地与农民结算。而今,利民农机合作社利用农业物联网智能终端,实时显示收割面积和路线,通过信息化提供更加方便高效的服务。

“我们的信息数据可以为全市农机管理服务与作业生产的指挥调度,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荆学军介绍,目前合作社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对合作社耕、种、管、收、烘生产环节的作业质量监控。

如今,利民农机合作社小麦收割、秸秆打捆、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播种等各种农机设备一应俱全,为周边群众提供着一条龙的全程农事服务。不仅如此,合作社利用“企业+农户”模式,辐射带动一二百户农户,并为近50户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今年合作社脱贫的贫困户有100多户。”

“今年的营业额将近200万元,下一步还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荆学军说,计划在有条件的基础上,提供深加工服务,提高合作社在农机社会化服务中的竞争力。

新闻推荐

颍上开展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

本报讯(记者徐立成通讯员宁鹏谢宁宁)6月27日,颍上县2017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启动仪式在颍河颍上段新庙渡口举行。据了解,今年增殖放流活动的主题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渔业生态环境”。活动现场,相关专...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