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半岗老家 看沿淮风景
[摘要]本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武万勇/文 本报记者 郭海洋/摄
颍上县乡村旅游助推产业扶贫,颍上半岗镇湖中鲜山庄市民休闲游玩好去处。
考上高中之后,回颍上县半岗镇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说是老家,主要是因为我出生在那里,又在那里生活了年。老家靠近淮河,因一半湖地一半岗地而得名半岗,那里是传统的水稻种植区,几十年来一麦一稻的耕作模式从未发生过大的改变。
月上旬的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路过老家,邱家湖的自然风光以及沿途低洼地快速发展的适应性农业,让多年生活在外的游子不经意间生出几许久违的亲切。
新农村的观光农业
半岗镇东部的黄连沟,是一个靠近邱家湖蓄洪区的小村庄,每次遇到淮河上游来水,这里的低洼地都会被来不及下泄的洪水淹没。大概从去年开始,一些返乡创业的当地人利用这些沿淮洼地种植莲藕,并发展虾稻连作的适应农业,为邱家湖这个传统粮食种植区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
临淮岗主坝在黄连沟附近向西转了一个弯,当地人习惯称邱家湖蓄洪区的大片低洼地为“湾里”,一些莲藕种植和水产养殖基地就坐落在这个地方。沿着一条南北方向的水泥路向南走去,道路两侧的沟渠旁边就是星罗棋布的养虾、种稻、栽藕的方塘,与八里河镇的精养鱼塘有几分相似。此时,塘中央台地上的水稻已经收割完毕,一簇簇的稻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在塘底觅食的小龙虾此时也藏进了水边的洞穴,准备在安谧中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在养虾种稻的方塘边,是今年国庆节期间开业的农家餐厅。刚进入农历十一月,餐厅外的开阔处就挂满了各种腊肉,有当地农家散养的鸡、鸭、鹅,也有笼养的雁鹅、鸭欠子(当地人对家养小野鸭的称呼)。
餐厅经营者许家计介绍说,之前发展虾稻连作的种养殖业,吸引了不少阜阳、六安等地的游客前来观光。由于基地的接待能力相对有限,附近的农家饭店也比较远,于是他决定在池塘边的空地上建起了农家餐厅。两个多月来,这家餐厅在为游客提供农家土菜的同时,也承接附近村民的喜宴,生意特别红火。“前些年,当地人最远能到临淮岗办喜宴,我们农家餐厅开张以后,他们都排着队来订餐。”许家计说,特别是周五晚上到周日中午,6个包厢每天都爆满,大厅的十多个大圆桌也经常是座无虚席。
红烧老土鸡、腊鸭炖黄豆、油炸大泥鳅、鸡蛋糕烩滑肉、清蒸淮河鳜鱼……这些用淮河北岸深层地下水烹饪的农家土菜,口感之醇厚、味道之鲜美,远非其他地方可以比。当然,除了品尝当地土菜,餐厅南侧的百亩藕塘也是值得一去的地方。这个季节虽没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夏日美景,但静立在滩涂上的残荷自有一分繁华落尽的风韵,特别适合久居城市的人在一片雾霭中独步寒冬。
江南水乡般的生活情趣
从黄连沟出发,可以到沿着临淮岗主坝到治淮公园走一走,那里有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四十九缝闸。十多年前,我第一次骑车到沿淮庄台游玩,相隔数十里都能看到这座钢筋混凝土大型桥闸。那时候,临淮岗水利枢纽工程还没有实施,四十九缝闸矗立在淮河洼地上,显得格外宏伟壮观。
这次,我没有选择去治淮公园,而是到附近的孔台子电灌站一带走了走。翻过淮河北岸第一道堤坝,曾经的淮河洼地因为临淮岗蓄水呈现出碧波万顷的开阔湖面。这里远离集镇市场,周边没有工厂,通村的水泥路因为当地居民外出务工,也很少有车辆出入。因此,空气特别的纯净,而且还混着一股河水的湿气。有撑着小船在湖上捕鱼捉虾的当地居民,不用披蓑衣,也不必戴斗笠,却自有一份江南水乡的生活情趣。
村里的老支书张士全说,庄台上的年轻人大部分外出务工,留在家乡读书的孩子初中毕业以后也将外出,留下行动不便的老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听唱戏机里琴书、豫剧,吹着沿淮庄台上才有的溜河风。不过,这样的生活在年之后也可能不再重演,正在实施的异地扶贫搬迁政策已经决定把户贫困户搬到半岗镇东侧的腰庄移民安置区,现在安置区一期的栋居民楼已全部封底,贫困户乔迁新居指日可待,整村搬迁也将提上议事日程。
以前,总是感叹为什么没有出生在大城市,亦或是富庶的江南,如画的徽州……而今,我却庆幸出生在那个沿淮的偏远村庄,喝了年的淮河水,而且一直见证着沿淮洼地那些让人欣喜的变迁。
新闻推荐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长安带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到颍上县视察民生工程实施情况。 视察组一行先后察看了颍上县乡级道路畅通工程江口镇至
本报讯(记者牛真子实习生丁晶晶)月5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长安带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到颍上县视察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视察组一行先后察看了颍上县乡级道路畅通工程江口镇至陈桥镇段、龙门家...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