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陶瓷 大名堂 安徽小伙制作微型陶瓷“火出圈” 希望能激发更多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江淮晨报 2021-12-11 00:33 大字

王文化在制作微陶。

王文化展示自己的微陶作品。

最近,阜阳小伙王文化火出圈了。这得益于他的微型陶艺作品。在国内外的短视频平台上,这些作品获得许多人的喜爱,视频点击量均已过亿。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能够激发更多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绝技 微陶尺寸最小的还没有一粒米大

在国内,来自阜阳市太和县的王文化是第一批制作微陶的人。

鲜艳的色彩,光滑的表面,杯碟盆壶形态各异……王文化打造的精美陶器,不少只有一个拇指盖大小,其中斗笠碗、天球瓶,更是能站立于指尖之上,这打破了很多人对陶器的固有印象。

“这些陶器通常尺寸为3厘米,最小的只有2毫米,都不及一粒大米的长度,被称为微陶,掉在地上都难找。”从拉坯到塑形,王文化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后期还需要经过绘画、上釉和烧制。”因其尺寸特殊,这些小而灵巧的器具看起来更添一分玲珑精致。

取泥后,先找中心,再开孔做圆筒,接着塑形、定型,下一步修坯,干了以后补水、绘画、上釉,最后烧制……微陶在尺寸上虽然只有平常陶器的几十分之一,但是制陶的每一个步骤都不能省略。

缘起 不走寻常路,自己摸索尝试多年

小时候王文化喜欢玩泥巴,“常捏一些小动物、小城堡、拖拉机。”2008年,从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后,他在当地租了一间房子,开了一个工作室。那时候,做的是一些大型陶瓷,但是并没有多少特色。

“景德镇有世界上最大的陶器,但没有世界最小的,为何不尝试做小型的陶瓷呢?”那个时候,国内还没有微型陶艺,反而是国外的一些微缩手作比较发达,“那为什么我不能做呢?”

“瓷器做大不容易,做小也很难。”2016年,王文化花了大半年时间摸索,设计、组装出了一台迷你拉坯机,并改造出了一套迷你版拉坯工具。碗、碟、杯子、花瓶……无数次尝试之后,一件件小作品就这样诞生了。

一开始,家人和亲友不是很理解他的做法,也有网友质疑。说得比较多的就是,“做这么小的陶器有什么用呢?”可王文化很坚定,“我要打破固有的思路,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儿。”几年下来,他已经做出了上万件小陶器。

走红 微陶视频国内外播放量均过亿

2018年下半年,国内短视频平台兴起,他也趁势上网展示作品。他在抖音上起了个时髦的网名——“微陶老王”。第一条视频播放量就超过130万。如今,在抖音,王文化的微型陶艺已经累计一个多亿的播放量。最火的一条视频,播放量超过3000万次。

还有热心的网友将他制作微陶的视频传到了海外平台,没想到很快获得了大家的认可,累计播放量超过1.2亿,他最火的一支视频已经超过了4500万播放量。看着陶土在指尖转瞬成型,外国网友们涌入了评论区,这份“指尖功夫”获得数百万点赞。

“真没想到,会下一子就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还有外国朋友的关注。”王文化坦言。如今,他开起了直播,在网上免费教学,还经常被邀请去很多学校讲课,开设陶艺课程,还参加了上海进博会等多个展会,知名度越来越高。

初心 希望能激发更多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景德镇是“瓷都”,陶瓷做得好的人多如牛毛。和王文化一样的外来陶瓷从业者也很多,大家被称为“景漂”。从事这个行业多年,王文化感叹,“在这里,有很多人终其一生也只是从事陶瓷行业当中的一门手艺,这是一种极致,也是一份匠心。”

王文化说,还会坚持这门手艺,不仅是养家。“陶艺就是中国的一项传统文化,学习体验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的过程。”陶瓷文化当中有很多美,王文化希望“指尖陶艺”能够激发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方佳伟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相关新闻 国家医保局:今年前8个月追回医保基金88亿余元

公安部10月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会同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联合部署开展依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的工作举措和成...

太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和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