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难忘的时光 ◎黄廷付

亳州晚报 2020-08-03 07:49 大字

[摘要]◎黄廷付

2005年,为了谋生,我带着妻儿离开家乡,去苏州打工。

几经辗转,我们在一个叫盛泽的小镇上落了脚,租住在红洲村的一个大杂院内。当时,我们租的房子是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瓦房,看起来还没有我们乡下的猪圈大。

在那里,我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纺织厂里给织布机上轴。和我一起扛布匹的另一个工人是来自安徽省太和县的一个男孩,中学刚毕业不久。他身材瘦小,几乎扛不动布匹。我们一起干活的有五六个人,扛布匹的时候是一卷一卷扛,另外几个人都是老油条了,有点滑,轮到有大卷的布匹时(大卷布有一百多斤重),他们就故意跑去上个厕所,或者到门外抽烟。这样一来,大卷布就轮到那个安徽男孩扛了。那天,他蹲下身,试了几次,那卷布匹却纹丝不动。那几个家伙见此情景,站在旁边哈哈大笑。我实在看不过去,便走过去帮忙。安徽男孩感激连连地说:“谢谢大哥,谢谢大哥!”那几个家伙觉得无味,也就不再让太和男孩出洋相了。

那时候,我每个月的工资才一千多块,除去房租和孩子的奶粉钱,所剩无几。我老婆要照顾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孩子,没有办法工作。那时候,她每天下午才去菜市场,就是为了买便宜点的蔬菜。

那时,我们最怕过夏天了。狭小的房间里只有一台小电扇,扇出来的也都是热风。偶尔,老婆也会买个西瓜回来。我便把西瓜放到水桶里,顺着绳子丢到院子里的水井冰镇,这样吃起来的时候,才能感觉到一丝凉意。

租住在大杂院里的人大多数都是我的老乡,当然还有那个太和男孩。我们那时候没有电视机,唯一的乐趣就是在下班后,几个老乡在一起吹吹牛,偶尔打两局牌,或者去小卖部买几瓶啤酒和一包花生米,几个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大家说说笑笑,日子过得简单,但也特别快乐。

等到我家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换了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我老婆也上班了,我们家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再后来,我们为了孩子上学方便,就告别了大杂院,租住到学校附近的小区里,置办了空调和冰箱,再也不用担心夏天来了。大杂院被拆后,有的老乡回老家陪孩子读书,有的老乡攒了点钱,直接在这里买了房子。

当我们偶尔相聚,再回忆起同住在红洲村大杂院的情景时,依然有说不完的话题、道不完的情谊。大家一起感慨那些年的艰苦,也在一起延续那些年的快乐。

新闻推荐

工地开起宣讲会

本报讯(记者陈华通讯员李博)4月28日,中建五局安徽公司皖中分公司的合肥聚变堆项目工地上,一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