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流苏穗农民增收入

阜阳日报 2018-12-17 10:00 大字

通讯员 方克奎 太和县双庙镇杨庄村村民王晓瑞曾经是个贫困户,但是,她不甘于贫穷,不怕吃苦,勤于学习,带领村民加工流苏穗,不仅自己实现了脱贫,还被县政府授予脱贫光荣户称号。日前,在太和县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拿着红灿灿的证书,王晓瑞高兴地说,“这是一种荣誉,也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今后,我会带领更多的村民依靠就业脱贫,走上致富道路。”

当年,王晓瑞虽然年轻,但没有一技之长,下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上有两个年迈的父母需要赡养,家庭生活困难,被村里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贫困户也不是啥光彩的事。”王晓瑞说,我得想办法挣钱脱贫,不能一直戴着贫困户的帽子。

太和县赵庙镇有一家制作装饰品流苏穗加工厂,离王晓瑞所在的村庄有5公里。王晓瑞和村民一起,加入了加工流苏穗的行列。王晓瑞一边用心工作,一边学习加工流苏穗的技巧,仅用一年时间就成了厂里技术骨干。掌握加工流苏穗的技术后,王晓瑞想自己创办加工厂。她说服工厂负责人,设立了王晓瑞流苏穗加工分厂。

分厂就设在杨庄村,村民做工也不用来回奔波了,来到王晓瑞流苏穗加工分厂就近打工,其中有20多个贫困户家庭成员在这里务工。“在这里干活方便,村民接小孩、送小孩,到我这拿货,也可以在自己家里加工。”王晓瑞说,“加工后,给我送来,只要质量过关,就立马付工钱。”

在王晓瑞流苏穗加工厂工作的贫困户范秀荣告诉笔者,在家门口工作,风不打头、雨不打脸,来回方便,干活时手头快一点,一天能挣三四十块钱。

为了照顾行动不便、有小孩不能离家的加工户,王晓瑞主动上门送货,手把手传授加工技术。这样,村民足不出户、在家干活就可以挣钱了。据了解,自2016年设立王晓瑞流苏穗加工分厂以来,王晓瑞年均加工流苏穗达50吨,带动200多人就业,每月仅发放工资就达5万多元,王晓瑞自己一年也能收入十多万元。

新闻推荐

城商行、农商行能否抢食到理财子公司这块大蛋糕?

今年可以说是银行业资管格局大变动的一年。从4月27日多部门联合颁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