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先进技术企业不断涌现 创新驱动 集聚工业发展新优势
[摘要]本报记者 冯启俊 通讯员 王显林
治疗艾滋病、呼吸道疾病的原料药,作为液晶显示屏核心材料的彩色光阻剂,广泛用于家电及汽车部件的高性能磁粉……如今,这些原来由国外企业垄断的技术和产品,实现了阜阳造。
记者近日从市科技局了解到,近年来,阜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目前全市119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资源与环境领域较为集中,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渐成气候。今年前8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61.3亿元,同比增长43.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0.7亿元,同比增长40.3%。两项增速均居全省第一。
走进颍州经济开发区的北矿磁材(阜阳)有限公司,企业正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在这里研发的高性能磁粉已广泛应用于变频空调、汽车产品中,供不应求。
“以前,很多高性能磁粉都要从国外进口,我们通过创新和研发,打破了高性能磁粉的进口依赖。”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比如,烧结磁粉耐热性良好,运用在汽车发电机等部件,材料不会因为其他部件发热而退磁;粘结磁粉具有很强的韧性,不易破损,可加工成形状复杂的磁体,运用广泛……
“北矿磁材产品切换到阜阳公司生产以后,产品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区域辐射优势得以体现。”北矿磁材在2016年度报告中称。记者了解到,北矿磁材是国内磁性材料行业领军企业之一,目前阜阳基地已开发出粘结铁氧体、烧结铁氧体等10余款产品,产品应用于电子元器件中的节电率达到30%以上。阜阳公司一、二期年生产能力达6万吨,是北矿磁材的主要磁性材料生产基地,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高性能磁粉生产企业。
依托北矿磁材阜阳生产基地,颍州区正在规划建设磁性材料产业园,规划占地864亩,总投资约20亿元,吸引产业链下游企业集聚,完善工艺工序配套,形成国内重要的磁性材料集聚区。而在全市范围内,正有北矿磁材、欣奕华高新材料等一批掌握了领先技术的企业,带动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前景广阔。
记者了解到,目前,阜阳市通过科技部备案的高新技术企业119家。从所处领域来看,除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37家外,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领域企业数量较多,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其中,生物与新医药29家,占比24.4%;新材料20家,占比16.8%。
越来越多科技含量高、投资体量大、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企业迅速成长,渐成集聚之势,其中不乏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掌握行业话语权的企业,展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位于太和县的安徽德信佳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与多所大学合作,开发出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原料药——噻托溴铵,打破了国外对这一市场的垄断,产品的各项性能也均优于国际标准。“哮喘病人服用,可以从以前的三次减少到一次,而且不会有低烧、口干之类的副作用。”德信佳公司技术人员介绍。
在阜阳的生物与新医药领域,德信佳、贝克、悦康、华信等企业正在抢占行业技术前沿,华大基因、芯驭生物、博奥明赛生物科技等一批新企业迅速成长。
近年来,阜阳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切实发挥科技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引导作用,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今年以来,全市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增幅保持全省前列,围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绿色食品、现代农业等领域,组织实施了40多项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取得一批国内领先的科技成果,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今年阜阳市又组织申报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有51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初审,43家待审。”市科技局有关同志告诉记者,从新申报的高新技术企业看,除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领域外,资源与环境、电子信息领域的企业也占有一定比例,这与阜阳市近年来相关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的势头吻合。
根据阜阳市今年出台的《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下一步,阜阳市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主力军作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计划。支持太和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提升现代医药、绿色食品、煤电化工、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技术水平,引导扶持智能终端、生物材料、基因检测等先导产业发展。以强化研发、设计和商业模式创新为重点,推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引导阜阳制造向阜阳创造转变。
新闻推荐
通讯员 薛建邦 文/摄
太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和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