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村不脱贫不撤离

阜阳日报 2017-07-19 13:37 大字

讲述人:陈家明,男,1974年出生,太和县关集镇梁庄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长

采访人:本报记者杨燕通讯员史浩然

到今年,我驻在的梁庄村已有100户贫困户“摘帽”。看着他们过上好日子,心里特别踏实。

3年前,也就是2014年10月,省供销联社下派我到梁庄驻村扶贫。报到那天,一路颠簸进了村,村里的干部把我领进了几间老屋,告诉我这就是老村室,新村室虽然已经开建,可因为缺钱已经停工了。看着老村室掉灰的外墙,还有屋里摆着的一些旧桌椅,我当时就傻眼了,现在咋还有条件这么差的办公室。

省供销联社答应解决建设资金,新村室总算有了着落。但到底怎样让梁庄“村出列、户脱贫”,我心里没有底。

为了尽快摸清村里的贫困状况,那段时间,我和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走访,谁家穷、为啥穷,都问了个遍。通过摸排、考察、审核这些程序,不符合建档立卡的被剔除,贫困户的真实状况也摸清了。看着台账上的数字,心里真不是滋味,哪能想到,这个1250户人的村庄,竟然有100多户贫困户。当时我就想,既然派我来扶贫,我就得挑起这个担子,这个村不脱贫出列,我不能走。

摸清贫困现状后,就得拿出脱贫对策。我和镇村干部合计,当务之急是把村里的基础设施欠账补上,重点是修路。没有路,引不来致富项目,连村里的孩子上学都不便。

申请交到了县里,经过扶贫、交通部门的协调,项目资金很快就批了下来。到去年底,村里硬化水泥路12.1公里,19个自然村全部贯通。特别是卞元、后孙庄、申寨这一条线修通后,村里的小孩下雨天上学,再也不会甩上一身泥。

要让村民的日子好起来,光靠硬件建设不行,关键还是产业。还没修路那会我就想过,村民们种完小麦种玉米,起早贪黑地忙活,一年一亩地也就千把块钱,为什么不利用产业扶贫政策发展特色种养殖。上门找了不少贫困户,可我嘴皮子都快(破了,也没有一个人愿意干。

简单的说理行不通,我直接跑到了贫困户邓书权家,准备通过他的示范,带动大伙转变思想。邓书权早年因事故截肢,离不开拐杖,但他很坚强,一直想依靠自己的努力脱贫。听了我的想法,他有点心动,但更多的还是顾虑。因为他之前养猪折了本,现在根本折腾不起。为了说服他,我得空就上门,还承诺为他请一个技术员定期作指导。经不住我的软(硬泡,他终于答应试试看。

从1头到10头,邓书权靠养猪赚了钱,去年底,终于摘掉了“贫困帽”。听说他还清旧账后,手里还有结余,我高兴得不得了。

***的成效一天比一天喜人。去年,全村已有33户贫困户发展养殖,84户装上了光伏发电站,12户领到了带资入股分红……村里也有钱了,去年初,60KW村级光伏电站建了起来,一年有2.9万元收入;通过“农仁街”电商平台,村里以出厂价购来200吨化肥,利润一半让利村民,一半作为村集体收入。当年底,村集体收入6万元,顺利通过省第三方评估,圆满完成了村出列、100户脱贫的任务。

村出列了,可还有十来户贫困户没脱贫,这个挑子我不能撂。今年3月,我们又引进了菊花、大青、薄荷等中药材种植,村里的扶贫车间也办了起来,估计最后一批贫困户今年底就能脱贫。梁庄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新闻推荐

配锁师傅充实快乐生活

本报通讯员薛建邦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村不脱贫不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