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中药材效益翻几番
[摘要]本报通讯员 薛建邦
近日,笔者在太和县大新镇辛庄村绿色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看到,几百亩连片种植的薄荷长势正旺,散发出阵阵清香;不远处,播种机在田间播撒白芷种,到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共种有400亩中药材,除了两年前种植的260多亩薄荷外,今年秋季又在附近租地130多亩,全部种上了白芷。”基地负责人周坤介绍说。
据了解,大新镇是太和县的薄荷主产区,种植面积达6000亩。“我们种植的不是油薄荷,而是药薄荷。”周坤告诉笔者,薄荷叶烘干后可以入药,还能泡茶喝,薄荷梗粉碎后可以制成中药。近两年行情看好,烘干后的薄荷叶每公斤可卖到20多元,干薄荷梗每公斤可卖到5.5元,鲜薄荷根每公斤还能卖到6元呢。这种药薄荷一季可以连收六七茬,一亩薄荷的收入比种粮食作物高出五六倍。
靠种植薄荷,周坤圆了致富梦,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2015年,他投资60多万元购置了三台烘干机,兴建了一座薄荷加工厂。笔者在周坤的薄荷加工厂看到,三台烘干机正在作业,几名工人正在装箱。“三台烘干机每天可烘干700公斤;这两天,浙江、亳州的药商要来拉货,我们正忙呢。”周坤说。
在和外地药商的交流中,周坤得知白芷这种中药材的市场行情也不错,干货价格每公斤在12元左右,一亩地净收入达6000元左右。于是,他产生了扩大规模种白芷的想法。今年秋收过后,他又在本村流转了130多亩耕地种植白芷。“眼下已基本播种完毕,春节前还要进行地膜覆盖,如果管理好,明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看着眼前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土地,周坤内心充满了希望。
新闻推荐
变年轻的微整形正受到爱美人士的青睐。除正规医院可进行微整形外,微信朋友圈里也有一些微整形的广告,只需几分钟、无痛无伤痕等宣传让不少人怦然心动。 &nb
本报记者 冯启俊 实习生 郭晓雅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