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太和剪纸网上俏销

阜阳日报 2016-11-23 15:48 大字

[摘要]本报通讯员 薛建邦

前两天,太和县韩萍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韩萍接到了一笔订单,客户是秦皇岛乔氏台球运动推广有限公司,要为近期举办的一场台球比赛提供一批剪纸作为礼品。“这批礼品是通过网络联系上的。”韩萍介绍说,近年来,公司通过网络联系到不少业务,虽然忙了些,但收入增加了两成以上,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五十岁出头的韩萍是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和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早年师从中国剪纸艺术家王家和先生,在多年努力下,剪纸技艺得到不断提高与创新。2004年,她创作的剪纸作品《清明上河图》获安徽省首届农俗博览会金奖,并荣获“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2008年,她创作的剪纸作品208米长卷《和谐中华迎奥运》获奥组委特别贡献奖;2010年,她创作的16米长卷《中华千秋颂》在上海世博园展出,被评为“中华民间艺术收藏珍品”。2011年,韩萍被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和优秀传承人评委会认定为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太和县虽然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但过去由于网络不健全,外地人只能通过报纸对太和的剪纸艺术略知一二,营销方式主要是现场交易。近年来,更多外地朋友通过互联网深入了解到太和的民间艺术,交易渠道变得更加便捷,收入也增加了不少。”韩萍说。

2015年,韩萍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不仅可以在网上“晒”自己的剪纸作品,还可以通过网络推销。韩萍创作的《红楼梦四条屏》、《十二生肖》、《仕女图》等作品受到剪纸爱好者的青睐,网上订单不断。“目前,我主要负责创作,具体线上的销售全部交给儿子打理。”韩萍说。

在位于太和长征路附近的一间办公室内,笔者见到韩萍的儿子刘虎。彼时,他正忙于网上交易。“太和县不但书画知名度高,医药更是蜚声全国,出现了书画和医药交相辉映的现象。客商们在从事药品交易的同时,更愿意把书画剪纸等艺术作品作为投资的一种手段。”刘虎告诉笔者。

今年8月份,刘虎在长征路附近开设了一个窗口,大大方便了客商。平时,经常有客商前来购买剪纸作品作为礼品;如果是从网上接到了订单,她便通过华源物流或快递公司发货。“现在,互联网、手机朋友圈和微信群已经成为剪纸作品的主要销售渠道。截至目前,今年网上交易额已突破10万元。”

新闻推荐

导班子和主要负责同志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明确对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考核,原则上不脱贫不调整、不调离。   该县明确,脱贫攻坚考核工作采

本报讯(通讯员李天然)近日,太和县印发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同志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明确对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考核,原则上不脱贫不调整、不调离。该县明确,脱贫攻坚考核工作采取年度考核...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