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个子不高还略带腼腆与王静在一起会感觉到一种别样的安

安徽工人日报 2016-10-25 15:16 大字

个子不高,还略带腼腆,与王静在一起会感觉到一种别样的安静。一名80后农民工,从业几年,就拥有了许多年轻人难以企及的荣誉: 从“武汉市优秀进城务工青年”到“2008年度武汉市劳动模范“,从“全国工程建设系统优秀焊工”到“第四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优秀焊工”,然后再到“中冶集团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光环的背后,王静认为,皆因心中有“静”,才能有对职业的那份执着。

王静的童年和农村出生的孩子别无二致:在安徽省太和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86年2月出生的他,很小就学会了打草、喂猪、放牛……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童年的经历伴随着王静慢慢成长。

淳朴老实的父母能干一手好农活,没有多少文化,但却是用中国农民那种传统的勤劳朴实影响着王静的成长,王静从小养成了独立自主、吃苦耐劳、勤学好进的好品质。

尽管孩子多、家庭环境不充裕,但王静的父母省吃俭用,硬是把每个孩子都送到学校念书,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学到一技之长,具备谋生的本领。

王静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安静地看书、专心地学习,静静地做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

18岁那年,稚气未脱的王静技校毕业来到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成为重钢车间一名电焊工。虽然学的是焊接专业,但是在校期间能真正参加实践的机会其实并不多,何况现在的工艺对焊接技术的要求更高。

工作之初,虽说是完全按照师傅说的做,但王静却发现怎么也无法像师傅做得那么利索。焊出来的活儿不是焊点偏了,就是焊面太粗糙。师傅开玩笑地说不要急,两年能出师就不错了。一向不轻易服输的王静内心开始焦急了起来。

为了能够早日熟练掌握焊接技能,还在实习期的王静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钱来,购买了《焊工工艺学》、《材料力学》和《焊材原理》等相关书籍,工作时间他跟着师傅苦练操作技能,业余时间就一头扎进书海,刻苦攻读钻研电焊技术理论。凭着坚韧不拔的性格和不服输的劲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王静不仅掌握了电焊工应知应会的操作技能,还掌握了一些只有在大学里才能学到的焊接理论。在同入厂的一批技校生中,他焊接出来的构件成品有模有样了。

学会焊接容易,但如何把焊接工作做精做细,把构件当做艺术品来做一直是潜藏在王静心底的目标。他始终朝着这个目标默默努力着。

言语不多的王静从此经常一个人蹲在一堆构件旁独自捣鼓,年轻的工友对他又爱又“恨”。爱的是他在工作中可以独当一面,许多工作上为难的地方可以请他帮忙解决,而且会让自己获益颇多。“恨”的是有时候让他办一些小事,结果却是他一头扎进研究中,忘了办这些小事,让人哭笑不得。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电焊技能水平,王静除了和同事们切磋探讨外,还利用参加全国各类焊接技能大赛的机会,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请教。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工友说,如果在宿舍里找不到王静,那就可以肯定,他一定是在车间。就是凭借着一股子钻劲,一种源自内心可以排除外界干扰的宁静,王静收获了集众人之长的技能水平,使他从一名普通的电焊学徒工逐步成为电焊工高级技师。

再高的技能也必须服务于企业生产。为了降低企业成本,减少材料消耗,王静还对公司相关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了小创新和优化。

几年来,王静参与的各类工程近百项,他都出色地完成了施工生产任务。本着对焊接事业的执着与深爱,王静用常人难以付出的勤奋与敬业,在闪烁的焊花中成就了当代青年农民工的成功之路。

新闻推荐

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为人类健康护航 打造现代医药流通企业

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太和县医药公司,成立于1953年,90年代初期,由于各种原因,企业亏损上千万元,濒临破产倒闭。从1991年开始,在以王军为首的新班子带领下,逐步走上了一条以整顿求生存、以规范...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