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高温下的高铁建设者

阜阳日报 2016-07-26 20:37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杨燕 通讯员 张伟 付旺/文 本报记者 王彪/摄

高铁建设者在烈日下浇筑承台砼。

7月23日,火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滚滚热浪迎面扑来,当不少市民在空调房里享受清凉时,承建商合杭铁路站前五标项目部三分部的中铁隧道集团路桥处的铁路工人仍然挥汗如雨紧张施工作业。

据悉,商合杭高铁起自河南省商丘,经安徽省亳州、阜阳、淮南、合肥、芜湖、宣城、浙江省湖州至杭州,而商合杭铁路站前五标项目三分部的施工段就在太和县原墙镇。

“商合杭铁路建成之后不仅结束阜阳、亳州两市不通高铁的历史,对推动皖北地区经济发展也有积极作用。”中铁隧道集团路桥处商合杭铁路五标项目部三分部负责人介绍,虽然公司每天都采取“早出晚归”的工作方式来避开高温时段作业,但仍不可完全避免工人在烈日下作业。为了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公司也给工人准备了不少防暑降温用品。

上午10时,记者在商合杭铁路站前五标项目部三分部施工现场看到,工地两边一望无际的农田,能遮阴的地方除了一间简易棚外,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避暑的地方。

近处,挖土机正在快速地挖土方;不远的吊车下四五个吊装工人正将长10.4米、宽4.8米的模板安装进已经开挖好的基坑中。据悉,模板是钢材质,经过太阳的照射,模板的温度很高,要想尽早脱离这“烫手”的模板就需要各个工人非常默契地进行工作。安装模板时,吊车师傅开动机器将模板吊起,上升到一定空间便根据承台基坑和钢筋骨架的距离,把模板缓缓与基坑内的钢筋骨架贴合。这时,安装工人又要下到两米深的基坑中。

“最难的就是要在四块模板上的172个孔与钢筋骨架之间固定好螺丝。”今年50多岁的铁路工人郭炳生告诉记者,有时候钢模板跟钢筋之间保护层不够,就需要不断调试,直至将螺丝固定好。因为站在烈日下,记者注意到,郭炳生的安全帽下不断渗出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流到了脖颈。因为一个孔开凿得有些误差,螺丝迟迟安装不到位,顺着头发汗水滴到了眼睛里,郭炳生用拧螺丝的手快速地抹了一把眼睛,又重新投入到了工作中。大约三分钟之后,郭炳生终于拧好了最后一个螺丝。

“伏天室外工作就是这样,从早晨上工开始,衣服就没干过。”郭炳生边从承台基坑走上来,边告诉记者,头顶是如火的骄阳,手上是被烤得发烫的模板。在转身时,记者不小心把手打在了模板上,顿时感觉手上烫烫的。这时记者特意注意了下周炳生的手掌,发现因长期接触钢筋,他的手布满了黄茧。

郭炳生走上地面以后,第一时间就去找自己一升容量的大杯子,猛灌了一大口。“夏天在工地干活,汗肯定是没法阻挡的,只能多喝水来降温消暑,我一天要喝七八杯的水。”郭炳生介绍,他们现在除了选择在温度比较低的时段来作业(上午是6∶30到11∶00,下午3∶30到8∶00),工地的简易房内还配备有饮水机、桌椅,供他们休息。

自今年2月份工程开工以来,郭炳生已经有五个多月没好好休息过了。为此,郭炳生也曾偷偷地盼着天下雨,但前两天的大雨,让他又矛盾了起来。

郭炳生笑着说:“长时间下雨,肯定会耽搁工期。我们这么大热天的坚持赶工,也就是盼着工程早完工,那样阜阳的市民就能早一点坐上高铁出行啦。不管天气多么炎热,我们都会加紧施工。”

新闻推荐

记者郭晓林通讯员李天然王建锋笔者从太和县有关

本报讯(记者 郭晓林 通讯员 李天然 王建锋)笔者从太和县有关部门获悉,该县大力推行农村“五模式”土地流转法,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101万亩,流转率达58%。   近年来,该县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长期...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