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周氏兄弟 阜阳青年运动的楷模

阜阳日报 2016-06-29 06:54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牛真子 通讯员 罗会芳

在阜阳革命烈士陵园,周传鼎、周传业兄弟二人的烈士墓让人感动,每逢清明节、建党节等特殊日子,都会有人前来瞻仰、纪念他们。在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的上世纪二十年代,他们用自己短暂却又不平凡的一生,告诉后人,青年人应该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和怎样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周传鼎,字延祚,1905年生;周传业,字励久,1907年生。二人出生于阜阳城一个书香人家,同时入私塾、小学、中学读书,受到良好的教育。1920年,周氏兄弟共赴南京求学,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由于受新文化、新思想的熏陶,思想进步较快,成为当时学生运动的带头人。1924年,他们在南京创办了革命刊物《新阜阳》杂志,传播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救中国的真理。同年夏,周传鼎考入上海大厦大学教育系,周传业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经同乡同学郭铸九介绍,一同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年底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上海,兄弟二人经常同党组织领导人邓中夏、瞿秋白、恽代英接触,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政治觉悟、思想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1925年春,周氏兄弟在上海参加声援五卅运动的游行示威中被捕,后被营救脱险。同年8月,兄弟俩返回阜阳度假,和共产党员张子珍取得联系。经过协商,他们成立了阜阳最早的党组织——中共阜阳党小组,隶属于中共上海区委领导。党小组三人组成,组长为张子珍,周传鼎、周传业为组员。

早在1924年,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革命活动,张子珍和友人牛季良等人在阜阳城内大隅首北开办了“淮颍书局”,从上海商务印书馆购进大批进步书刊。党小组成立后,三人以“颍淮书局”为活动地点,周氏兄弟还建立了小型的“活动图书馆”和“青年读书会”,组织青年和进步人士阅读《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新青年》等革命书刊和鲁迅、郭沫若诗歌等,为阜阳地方党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6年,周传业、董橙君、吕鼎才、李象贤四位共产党人在恽代英的指导下成立了进步青年组织“四维社”,并创办了《阜阳青年》半月刊,它是阜阳乃至全省较早的革命刊物,深刻揭露了阜阳执政当局腐败无能的黑暗统治,号召青年投入到火热革命斗争的洪流之中。

1926年夏,国民革命军北伐开始,在外地求学参加共产党的知识青年纷纷返回阜阳,积极开展建党活动和农运工作。随着党员人数的增多,北伐不断取得胜利,当年12月中共阜阳临时支部成立,负责人周传业、吕浩汝,委员有周传鼎、汪惠波、董橙君、张蕴华。党支部辖城关、行流集、插花庙3个小组,有党员34人。

1928年2月,在中共皖北特委指导下,成立了中共阜阳县委员会,周传鼎、周传业为委员,领导和参加了阜阳“四九”起义。起义失败后,他们隐蔽在家,积极开展党组织恢复工作。1929年5月12日,周传业在去太和县恢复党组织期间被敌发觉,与周传鼎、李香亭、刘学勤、王乐民、袁新民同时被捕;6月,被解送安庆,羁押于饮马塘监狱。1930年10月9日凌晨,周氏兄弟被国民党安徽省主席陈调元以“暴动劫狱罪”杀害于安庆北门外。周传鼎时年25岁,周传业时年23岁。

1953年,阜阳县人民政府将周氏兄弟的遗骨迁葬在阜阳县九里沟烈士陵园(现今阜阳革命烈士陵园)。1964年清明节,阜阳县委在烈士陵园为他们立碑,“兄弟双烈,浩气长存”,他们的奋斗牺牲精神,永远铭刻在阜阳人民心中。

新闻推荐

以真人为蓝本的全身塑像手术需要的高仿真心脏模型这些

本报记者 关加加

太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