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惊蛰时节春回大地太和县内的沙颍河畔农民们在广袤的田

阜阳日报 2016-03-08 07:16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任秉文 通讯员 魏忠

惊蛰时节,春回大地。太和县内的沙颍河畔,农民们在广袤的田野上,挖穴、植苗,连片的香椿树栽植田间,撑起了农民增收致富新希望。

3月1日,记者来到太和县大新镇,在安徽林海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舒城金桥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泰和香椿产业园内,园区负责人、马鞍山客商马志株正带着农民在地里植苗、浇水。“这几天天气好,正是植树的好时节,目前,我们已种了500亩黑油椿。”马志株说,近年来,香椿已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其中尤以太和香椿最富盛名。“太和香椿,历史悠久、品质上乘,但只有用太和县本地的香椿品种育苗,在太和这片土地上种植,才能产出名副其实、品质上乘的‘太和香椿\’。”马志株介绍,太和香椿产业的良好发展前景,促成了林海园林和舒城金桥投资进军的意向。2015年,由双方投资建设的泰和香椿产业园正式落地。

香椿树苗刚刚栽种,马志株对园区的发展却已是成竹在胸:1株栽种3年的香椿,每年可以采摘两斤椿芽,以每斤50元的平均市场价计算,每株黑油椿的年收益可达100元。这就意味着,每亩平均栽植黑油椿110株的土地,亩均年收入可超过1万元。“如果再加上香椿园里套种的白术等中药材,每亩地还能额外收入几千元。”马志株介绍,今年,园区计划至少种植黑油椿1000亩。

“香椿产业已经成为外商争相投资、本地农户积极参与的特色产业。”太和县林业局纪检组长朱效庆是当地香椿产业发展的见证者。在他看来,香椿在太和县种植规模之所以不断扩大,除了经济效益的带动,政府在政策上的扶持和引导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两年,太和县每年都会从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香椿种质资源研究、新品种选育、采穗圃建设、新产品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有效政策支持,让太和香椿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截至目前,太和县香椿种植面积已达3.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已达16万立方米。香椿种植、深加工已经成为该县大新、城关、旧县、税镇、肖口、赵集等多个乡镇的主导产业之一,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近几年,太和县税镇镇农民耿夫亮一直利用流转的百十亩土地发展香椿种植,收入颇丰,去年,他在当地牵头成立了香椿种植专业合作社,今春计划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即使按照最差的年景算,香椿亩均收益也超过6000元,远比种植玉米赚钱。”耿夫亮说,眼下,香椿种植俨然成了当地农民的致富新希望,年后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村民找上门,要求加入合作社。

“下一步,我们将以中国特色香椿产业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香椿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太和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未来,该县将积极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与人才,争取在示范区建设多个具有本地特色、产业竞争优势明显的项目,带动全县香椿产业的集聚与升级,进一步提高香椿的产业附加值,争取在更广的范围内叫响“太和香椿”的品牌。

新闻推荐

近年来太和县持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引进地标性建筑企业

近年来,太和县持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引进地标性建筑企业,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太和名片。目前,浙商国际商贸城、红星美凯龙太和建材家居港等项目已开工建设。图为近日拍摄的红星美凯龙项目施工现场。&nbs...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