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太和“携子抱孙墓”渐露全貌

阜阳日报 2016-03-24 20:42 大字

[摘要]10余天先后发掘5座古墓、200余件文物

本报记者 郭晓林 实习生 罗瑞琳/文 通讯员 刘辉/摄

   近期,太和县倪邱镇中心校综合楼建设工地发现的一处古墓,已在现场先后发掘出5座古墓。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是一处家族性墓葬,时间大约在清朝道光年间。其中1座古墓的主人可能是清代大内侍卫,官居五品。

先后共发掘5座古墓

3月22日,记者从太和县文物所获悉,此前在倪邱镇中心校建筑工地发掘的一处古墓葬又有新发现。

此前,倪邱中心校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发现一处古墓葬。得知情况后,太和县文物部门第一时间组织专家赶赴现场,对古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

自3月11日发现该处墓葬以来,太和县组织专业人员24小时密切关注发掘进展。起初,在连续3天的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现场共发现古墓葬3座,其中夫妻合葬墓2座,单棺墓1座。据介绍,单棺墓是施工人员最早发现的古墓,但由于墓室进水严重,棺木受到严重毁坏,已很难看出墓葬的原样。而与之相距10多米的两座夫妻墓保存相对完好。

太和县文物所负责人金亚东介绍,根据现场情况来看,最西边第一座被施工现场破坏掉,第二座是部分发掘,第三座、第四座是我们正规的发掘,主要的出土器物也就在第三座第四座墓葬。

金亚东介绍,按照清代墓葬习俗,此次发掘的墓葬应为“携子抱孙墓”,根据初步判断,这座古墓后应还有其他墓葬。按已发掘的墓葬宽度来看,其后应还有并列的墓。

近日,考古人员在持续细致地发掘过程中,又发现两座单棺墓葬,均为南北走向的土坑墓。

初步判断墓葬为清道光年间墓主或为大内侍卫

据考古人员介绍,这几处墓葬按照时间早晚有序排列,应为一处家族墓地。主墓开口距地面1.5米左右,单个墓室大致呈南北走向,两个墓室大小、形制结构基本一致,推测为夫妻同坟异穴合葬墓,年代应为清朝道光年间墓葬。

目前,此次抢救性考古共发掘出土玉剑彘、玉戒指、玉扳指、铜手镯、水晶扣、鸡心牌、帽顶、铜钱等文物200余件(套),数量之多、类别之广,在太和县考古历史上尚属首次。

更为重要的是,在其中一座古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象征清代官员等级的顶戴,其官阶为五品,但考古人员并未在墓葬中发现安插花翎的翎管。据当地村民介绍,清代时,当地曾出过一位武举人,是皇宫中的侍卫,官居五品。

据太和县文物管理所考古员鲍建鹏介绍,在清代,汉人要想成为宫廷侍卫必须通过武举选拔。其中,一等侍卫官居三品,二等侍卫官居四品,三等侍卫官居五品。与文官不同的是,清代文官拥有顶戴花翎,表明自己的品阶,而大内侍卫只有顶戴,没有花翎。

此外,考古人员在该墓葬中发现的扳指等其他陪葬文物,说明墓主人能够弯弓射箭,也初步佐证了墓室主人的武官身份。

据了解,目前,太和县文物管理所和倪邱镇政府,已向当地可能是该墓主人的后代征集家谱,以进一步推测印证考古发现。

墓葬附近可能曾是唐宋时期居民聚居区

   在此次考古发掘中,除发现5座古墓外,还有一个重大发现,即倪邱中学可能是唐宋时期的一处遗址。据报道,此次发现的3座古墓位于地面以下4米左右,而在地面以下2米左右的位置,发现许多青砖青瓦。

鲍建鹏介绍,这些青砖青瓦中,一部分属于汉代的瓦当,更多的是唐宋时期的砖瓦、瓷片等,说明唐宋时期这里应该是一片居民聚居区,其消失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战乱、朝代更迭、黄河大水等,后被泥沙掩埋形成了一个文化层。据介绍,七八十年前,倪邱中学所在的位置是一处古庙,名为“东大寺”。后来寺庙倒塌,建国后政府在此修建了学校。

太和县文广新局副局长蒋大伟说,下一步,文物部门将对这些出土器物进行整理鉴定、分类存放,以确保这些器物的延续和利用。同时,结合博物馆建设对已经出土的文物进行整理,免费向市民展出,也让全社会形成一个爱护文物、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历史文化保护氛围。

新闻推荐

记者关加加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

本报讯(记者 关加加)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业实施意见》,利用“政府补贴”“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购买服务”等形式推动养老服务业快...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