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户田管用上无人机
[摘要]本报记者 关加加 通讯员 方克奎
“嗡嗡嗡……”近日,在太和县宫集镇集南村种粮大户宫标的千余亩麦田里,一架小型白色机身、黑色机翼的植保无人机像蝴蝶一样翩然起飞,平稳地在麦田上空来回穿梭,“腹下”喷出丝丝药雾,均匀地洒在麦苗上。随着田间绿色麦禾的翻滚,不一会儿,70多亩地的小麦化学除草任务就完成了。
“别看无人机个头小,喷洒作业可是好手。”宫标对记者说,最近天气回暖,麦地里杂草逐渐多起来,到了给小麦喷洒除草剂的时候,新买的两架电动多悬翼植保无人机可派上了大用场。
作业现场,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宫标把除草剂药物稀释、搅拌均匀后,装到无人机储药箱内,然后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轻松地飞了起来。在技术人员操纵下,无人机实现了悬停、前进和倒飞,接着无人机开始喷洒药物,喷出的水雾覆盖范围广,既细密又均匀。
从2010年开始到现在,宫标在家乡已流转土地1500亩,主要种植小麦,用于繁育良种。“每年春节过后,都是我最忙、最头疼的时候。因为春节过后,大量青壮年外出,家中的劳动力不好找。”宫标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刚过,一直有着购机打算的他就开始与全国各地的无人植保飞机生产企业联系,希望通过引进先进农业设备,解决农业生产难题。经过多家比较,他投资近10万元,从亳州一家公司购买了两架电动多悬翼植保无人机。每架无人机每次用药能够喷洒70多亩地,一天能喷洒400亩地。
用无人机喷洒药物,不仅省时、省力、安全,还能减少开支,且不会伤到禾苗。“以前我们都是背着药箱喷洒农药,不仅效率低,有些农药很容易进入皮肤,对人体有伤害。现在有了无人机,喷洒农药浪费少,均匀度高、雾化好,与传统喷洒方式相比,无人机减少了用药成本、降低了农药的叶面残留并减少了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宫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500亩小麦,以前找人工施药要用10-15天的时间,付劳务费1万元左右,而小麦从种植到收获至少要喷三次药,仅此一项就要投入3万元。如今,购买两架无人机,一次性投入虽然大了些,但是长期投入少了,工作效率高了,这样算下来,还是比较划算的。
先进无人机设备的使用,让宫标尝到了成本低、效率高的甜头。今年,宫标田间小麦施药轻松了,1500亩地的小麦三天左右的时间就能喷洒一遍。为了发挥无人机更大作用,宫标表示,两架无人植保机除了用于自家田间的小麦病虫害防治外,他还打算对外出租,为其他农业种植大户提供服务。“无人机在农业方面的优势非常大,顺应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对外出租,既方便了他人,也增加了收入。”宫标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张飞)两年前犯下抢劫罪行被网上追逃,自以为事情已过,“风声”不紧,他竟然“壮着胆子”到车管所查询驾驶证是否有违章,不曾想被民警识破身份、设计擒获。 3月9日10时许,像往常一样...
太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和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