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种莲藕 带领村民尝甜头

阜阳日报 2015-11-02 08:25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关加加 通讯员 方克奎

“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近日,走进位于太和县五星镇的军辉种植专业合作社池藕种植基地,记者见到了北宋诗人欧阳修笔下的美景:田间一片墨绿,一株株莲藕亭亭玉立,微风吹拂,藕叶浮动,清香阵阵袭来。池内,合作社社员在田间忙着采摘莲子。“亳州那边的联系人打来好几次电话了,要收购藕叶和莲子,藕叶20元一斤,莲子40元一斤,今年的市场行情不错,我们要加快采摘进度啊!”合作社理事长张健一边忙着采莲子,一边给社员们加油鼓劲。

农技服务热情高

   1992年,张健从家乡五星镇考入凤阳农学院,学习农艺专业。大学毕业后,他分配回五星镇,成为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一名工作人员。由于农村出身又回到广袤的农村,所从事的工作与学习的专业对口,张健在工作中充满了激情,下乡调研农业、帮助村民规划农业发展方向、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具体农业实践,他在农业事业中乐此不疲。

在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多年,张健发现,在广袤的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大有可为。然而,一些农民对此仍然存在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依然固守传统一麦一豆的种植模式。为激发群众发展现代农业的热情和信心,他多次组织当地的能人、大户到山东寿光、湖北襄樊等地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特色农业发展路径。

带头尝试种莲藕

“组织村民到外地参观考察,就是希望大家解放思想,学习先进的种植和管理技术,能在家乡掀起发展现代农业的热潮,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张健说,一番参观下来,很多人都觉得种植莲藕效益可观,但又怕缺少技术和经验不能成功,因此不敢尝试,有所顾忌。面对这样的情况,张建决定自己先试种,取得经验后再推广。

张健介绍说,藕一身都是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赞藕:夫藕生于卑污,而洁白自若。质柔而穿坚,居下而有节。孔窍玲珑,丝纶内隐。生于嫩而发为茎、叶、花、实,又复生芽,以续生生之脉。四时可食,令人心欢,可谓灵根矣。

说干就干。2010年,张健在家乡试种了一亩多地的池藕。经过精心管理,到收获时,一亩多地的池藕,竟赚了5000多元。“那时种植的莲藕都是最普通的品种,一亩地产量3000多斤,能卖四五千元,比种植传统农作物收益高多了。”张健说。

掌握技术有奔头

   试种成功,增添了张健发展池藕的信心。旗开得胜,劲头更足。2012年,张健成立了太和县军辉种植专业合作社,投入200多万元,在五星镇稻香桥村流转土地200多亩,从山东寿光引进了优质的白莲藕藕种,开始大面积种植。

由于扩大了种植面积,张健小范围试种取得的“经验”就不那么灵通了,风险开始显现。“栽种莲藕时,我选择在3月15日前后种植,结果天气不好,很多莲藕都冻死了。后来,请教山东寿光的技术员才知道,种植时,要稍微延后十几天,等气温稍微升高,达到15℃以上才能栽种。在施肥上也出现了差错,我在藕池中施了氮肥;结果专家说,氮肥施用后,藕叶会长得较快,如果遇大风一吹,莲梗容易断,影响莲藕生长。”种植的时间点不对、种藕技术掌握不透,张健种植池藕连续两年亏本。

经历了种植低谷后,张健并没有灰心。今年,他在系统掌握种藕密度、肥料、技术等的基础上,又种植了200亩池藕,目前莲藕长势良好。面对田田荷叶、甜甜莲子,张健喜形于色,他在田间跟记者算起了今年的收成。“今年,莲藕的产量一亩地好的池子能达到6000斤,一般的池子也能达4500斤以上。按照现在市场价3元一斤算,去掉成本,一亩地能挣1.2万多元。”

如今,张健在熟练掌握种植莲藕的技术后,鼓足了做大藕业的劲头,开始发动周边群众种植莲藕。在他的示范带动下,五星、双浮、马集等乡镇群众种植池藕面积达1000多亩。“村民购买我们的藕芽,我们的农技人员会跟踪指导种植及日常管理,等到收获时,按照保底价2元一斤的价格回收,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村民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尝到致富的甜头。”

新闻推荐

记者尚原野通讯员刘义民至日由市农委市妇联

本报讯 (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刘义民)11月4日至5日,由市农委、市妇联、市农行联合举办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培训班在太和县开班,来自全市各地的近百名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参加培训。...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