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秸秆制成碳 环保又增效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5-05-26 09:49 大字

每年一到午收时节,农民兄弟在收获希望的同时,经常会被大量无处安放的秸秆所困扰。太和县五星镇村民杨保伟利用秸秆生产生物质颗粒碳条,成功解决了秸秆回收利用问题,实现了秸秆的转化增值。

2014年,在外地一家生产生物质碳条的公司担任技术员的杨保伟辞职回乡,利用自己所学的技术,在家乡创办了一家生物质颗粒碳条加工厂。 “这个想法我酝酿很久,以前每年午季回家,看到田间地头到处堆放着秸秆,有的还被焚烧,心里就不是滋味,无奈当时时机不成熟。 ”杨保伟说,经过多年的打拼,手里有了积蓄,技术、销路更不用说。 2014年7月份,他和另外三位村民多方筹资600多万元,联手创办了太和县兴旺新型燃料有限公司。

近日,笔者走进位于五星镇杨西楼村的太和县兴旺新型燃料有限公司,不大的场院里堆放着秸秆、锯末、树枝等原料,厂房里正在加工颗粒碳条。这些原料经过机器的粉碎、挤压后,变成一根根两三厘米长、粉笔头形状的颗粒碳条。 “目前,厂里的三台机器加足马力生产,每天生产100吨。我们以每吨260元的价格收购原料,再以750元的价格出售成品,效益还是很可观的。 ”杨保伟说。

“生产这么多颗粒碳条,每天需消耗掉原料150多吨。厂子自去年投产后,杨西楼村附近的小麦、玉米、大豆等秸秆几乎被收购一空;就连五星镇木材大市场上产生的树枝、树皮、锯末等边角料也有了好去处。 ”杨保伟说,由这些东西变成的生物质颗粒碳条,每吨价格是烧煤气所花成本的三分之一。更为重要的是,燃烧后不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有污染的物质。因此,这种颗粒碳条很快成为太和及周边县市区宾馆、浴池的燃料,产品供不应求。

(薛建邦)

新闻推荐

近日太和农商银行派员慰问坟台镇镇北村户贫困户送去米

近日,太和农商银行派员慰问坟台镇镇北村30户贫困户,送去米、面、油等基本生活用品。此前该行已捐资5万元用于该村建设。胡克楠 摄...

太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