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任阜阳地委书记陈硕峰与潘永德一起话家常徐瑛一翻阅
[摘要]《柳笛潘永德文学作品集》序
时任阜阳地委书记陈硕峰与潘永德一起话家常。
徐 瑛
一
翻阅阜阳文化史,古代与现代的先贤们,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其间不乏优秀的诗文与书画瑰宝。遗憾的是,却没有一篇小说作品。因此,阜阳当代的小说创作,是从“零”开始的。而从无到有的开创者,正是已故的农民作家潘永德先生。
1929年,潘永德出生于阜阳市颍泉区苏屯乡一个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读过几年农业职业学校,尔后在家务农。潘永德与村里青年农民有个不同之处,他特别喜爱读书。当时的皖北农村,读书人少,书更少,为了借一本渴求的好书,他有时要跑十里八村才能弄到。就这样,他如饥似渴地读完了《三国演义》、《今古奇观》、《镜花缘》、《红楼梦》、《水浒传》等优秀的古典小说。流传在乡里的书差不多都被他读完了,再也借不到书读,于是,他又步行一二十里路到太和县城新华书店读书。他在那里读到了大量当代中国小说,使他惭惭滋生了写作念头。从1949年至1954年,他写了一部长篇及数十篇短篇小说,计六七十万字,均被编辑退稿。废稿整整装满了一只木箱。但他不气馁,继续坚持,他相信总有一天会成功的。锲而不舍,金石为开。1955年至1956年,他终于在《阜阳报》发表了一篇几百字的寓言与一篇千余字的小说。正是这两篇稚嫩的习作,大大增强了他坚持文学创作的信心,更加激发了创作热情。
二
伴随着无数次的失败,潘永德渐渐走向成功之路。从1955年发表处女作至2000年,他累计在《人民日报》、《安徽文学》、《安徽日报》、《农民日报》、《合肥晚报》、《阜阳日报》等省内外报刊发表短篇小说80余篇,散文、随笔及各类文学作品百余篇。对于一个从事业余创作的农民而言,能取得这样的创作成就,实在太不容易了。通读潘永德的短篇小说,一股浓郁的皖北泥土气息扑面而来。潘永德是一位终生未离开过乡土的农民。他写的小说都取材于当代皖北农村生活,笔下描写的人物都是农民,小说运用的语言也多是皖北乡村大众口语。因此,潘永德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淮河乡土文学作家。作为乡土文学作家,潘永德运用那支对农村、农民饱蘸深情的笔锋,淋漓尽致表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表现了他们的善良、勤劳与智慧;同时,也表现了农民中一些人的自私、狡黠与落后。潘永德的小说篇幅都很简短,短则一二千字,长则三五千字。阅读《柳笛——潘永德文学作品集》中的早期作品,读者会感到那些作品在艺术上还比较稚嫩,内容也比较单薄。从不成熟到成熟、老到,是一个作家成长中的必然过程。经过创作实践的(砺,他的文学素质不断提高,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潘永德渐渐步人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他在那个时段发表的《柳笛》、《礼物》、《儿媳妇》、《买牲口的故事》等作品,堪称是潘先生小说创作中的代表之作。初读《柳笛》(《人民日报》1961年6月25日副刊),我一下就被作品的艺术魅力感动了。“天气渐渐暖了,纪春老汉要到集上剪几尺布做一件换季衣裳。走至村头柳树下。一群孩子缠住他要做柳笛。”小说从这儿开头,柳笛是一条贯穿线,犹如舞台上的一只道具,在小说中不断出现,意蕴悠长,别有趣味。纪春老汉嘴里含着一支柳笛,走一处吹一处。悠悠笛声,传播着春天的信息,传播着人间的真情。小说用柳笛穿针引线,通过为生产队买洋生姜芽苗(原本打算自己买布料的钱)、测试红芋育苗粪池温度、指点年轻的使役员如何合理使役牲畜等情节,将一个淳朴、慈祥、善良、乐观、勤劳、智慧、热爱集体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纪春老汉是一位闲不住的勤劳老人,但悠悠笛声、悠闲的叙事语境,使小说通篇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气氛。
阅读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反映中国农村生活题材的小说,大多是表现社员大公无私、爱社如家、争当先进并具有高度阶级斗争觉悟的社会主义农民形象。这是那个时代中国作家必须遵循、表现的主流意识。潘永德先生是在经典文艺理论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农民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对表现主流主题有着自觉性,他的这类作品,大量出现在当时的几家新闻媒体的副刊上。但是,《买牲口的故事》(《安徽文学》1964年第二期),却表现了农村生活中的另一个侧面。
小说的主人公是生产队长的大舅。队长的这个大舅是个牛经纪,也是个东集买、西集卖的牲口贩子。这个人不讲职业道德,坑蒙拐骗,混吃混喝。他忽悠人的水平几乎与赵本山的《卖拐》不相上下,他有一张巧舌如簧的利嘴,而且还会给牲口做牙口,将一头老得啃不动草的牲畜整容成青壮年模样。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是此人远近亲疏通吃,甚至连他亲外甥也不放过。这样的角色,在当时作家的笔下,很容易上纲上线,描写成阶级敌人。难能可贵的是,潘永德没有给他戴上阶级敌人的帽子,而是就事论事,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好了。
由于潘永德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成就,省作协、《安徽文学》编辑部在合肥召开了“潘永德作品研讨会”,潘永德成为阜阳地区第一个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短篇小说集《闲事家》。虽然这是一本仅有3万字的小册子,但它却是阜阳地区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其历史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三
“文革”结束后,文艺界拨乱反正,被极左思潮作践得不成样子的中国文学,开始进人一个欣欣向荣的崭新时代。中国读者从未有对文学作品那样热情关注过,一首优秀的小诗,一篇优秀的小说,往往刚一面世,立刻就能在成千上万读者中产生巨大反响。改革开放,政治、经济形态的变革,势必带来人们价值观、艺术观的转变。中国当代作家、艺术家面临着严峻考验。倘若不能与时俱进,摆脱掉极左时期形成的思维模式、创作模式的束缚,就意味着当新时期到来的时候,你的创作生命却枯萎了。对一个作家而言,这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但现实就是这样。一些读者所熟悉的,五十至七十年代知名度很高的多产作家,一个个消声隐迹,不再有新作品面世。潘永德作为一位未离开过乡土的农民作家,面临的考验犹为严峻。为了使他开阔文学、生活视野,与省内外作家、编辑多交流、沟通,摆脱业已习惯的思维、创作模式,地区文联、作协曾多次推荐他参加文学界举办的读书会、笔会、研讨会。1982年之后,潘永德虽不再有小说面世,但依然不改对文学的执著,不断有散文、随笔在省内外报刊发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他的“农民作家”身份,引起省内外多家媒体的关注,采写他的文章接二连三地发表,极大提高了他的知名度。一些青年文学爱好者纷纷登门求教。有的甚至拜他为师,长期住在他家里不走。这使潘永德本来就贫困的家境雪上加霜,经常处于无米下锅的窘境。1983年,在中央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大环境影响下,潘永德终于时来运转。这一年,他不仅被吸收为国家文化干部,被分配到家乡文化站工作,而且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继之又被选为县、省人大代表。刚参加工作,虽然工资不多,但有了一点固定收入,家里又分得几亩包产田,日子虽然依然清贫,但温饱问题总算解决了。
2000年,潘永德走完了人生道路。作为农民作家,他并非著述等身,也没有长篇巨著。无论多么伟大的作家,都不可能字字珠玑,也不可能篇篇优秀。但只要有一两篇(部)作品,在他身后的若干年还被读者阅读,并且读后还觉得有点味道,这就足够了。《柳笛》从发表至今业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它曾被选入《安徽文学五十年》(小说卷)等多种选本。去年,又被选入安徽省宣传部编选、黄山书社出版的《彩色的田野——皖北优秀文学作品选》。
我相信,悠悠笛声,还要传播得很久很久……
(作者系原阜阳地区文联主席)
新闻推荐
阜合对接交流培训招商引资培训班学员感受阜合产业园变化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