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清音:传承路上求创新
[摘要]本报记者 关加加 通讯员 史浩然/文 特约摄影 董浩
太和清音传人张洪奎在太和二职高向学生传授清音演唱技艺。
领到采访全国独有曲种清音传人的任务,作为太和人,记者甚是惭愧,因对清音并不十分了解,也从未听过有关曲目。只是在采访前做功课时了解一二:太和清音已拥有600多年历史,以其幽雅、清丽、动听的唱腔和特有的旋律,在民间盛极一时,经历代文人雅士发展,逐成一稀有剧种。历经沧桑,几经浮沉,2006年底,太和清音成功申报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日,带着学习和探索的心情,记者走进太和县文化馆,追根溯源,在“太和清音”传承人张洪奎、谢淑英、高虎等人的讲述中,感受“清音当日尽风流,传入民间数百秋。国泰年丰多乐事,夜深灯火唱追舟”的盛景,了解其兴衰背后的故事,探寻其今后的传承路径。
变迁:一律佛曲历经兴衰
太和清音,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
据《清音筝谱》记载:元末明初,颍州汝南(今阜阳泉河南岸)有一老僧,人称玄坛法师,学识渊博,且精通音律。他居官多年,因不满朝政,弃官归里,削发为僧。他性喜弦歌,尤以琴筝为长。出家后更是终日研习,寒暑不辍,吟唱出一种旋律作为曲歌,平日与众徒弹唱自娱。因其曲调清雅悠扬,故名“清音”。
清音为僧人所创,为僧人所唱,最初只在寺院庙堂流传。据《清音筝谱》记载,明成化年间,一儒师宿于寺院,听此曲调委婉悠扬,清丽高雅,执意学唱。经致力研习,终如愿所偿。经其传唱引教,清音得以传入民间。
清音唱腔,一板三眼,委婉曲折,唱词文雅精致,工整考究,深得知识阶层喜爱。
明清时期,清音在太和盛极一时。当时,老百姓自发组织的“清音会”遍布太和各地,平时约定十天半月一会,每逢婚寿、开业等喜事再集中演唱。演唱多在客厅或庭院中,演唱者围桌而坐,边弹边唱,自娱自乐。《清音小史》中记载的当时一名秀才所描绘的繁荣景象应是最好的写照:“清音当日尽风流,传入民间数百秋。世泰年丰多乐事,夜深灯火唱追舟。”
上世纪50年代,受大文化运动影响,太和县成立了清音剧团。清音有了突破性发展,由坐唱发展到站唱,搬上了舞台。从此,太和清音掀开了繁荣发展新篇章,一时风靡淮河两岸,剧团经常在阜阳、淮南、蚌埠、凤台、怀远等地巡回演出,且场场爆满。许多戏迷跟团捧场,剧团在哪里演出,他们就跟到哪里去听。
1959年初冬的一天下午,清音剧团接到阜阳地委通知,要求立即赶到阜阳为中央首长演出;事后方知,是安徽省委书记曾西圣陪同当时的副总理邓子恢来阜阳视察。原计划太和清音戏演出《拷红》、《追舟》两折。可太和清音戏演完后,演员正准备卸妆吃饭,又接到通知,太和清音戏演员不要卸妆,其他节目演完后,首长还要再听一出清音。曲剧演完后,清音演员又演了一折《三击掌》。时间虽至深夜,邓副总理观看演出后非常高兴,拉着曾书记登台,与演员们一一握手,合影留念。
据说,时任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也非常喜爱太和清音,曾经在一次听到太和清音后发出了“此曲只应天上来”的感慨。
六十年代初,正值经济困难时期,太和县清音剧团被撤消。到七八十年代,太和县文化馆又恢复了业余清音组活动。因地方财政仅划拨县文化馆人员工资,解决业余清音组排演活动经费十分困难,文化馆清音活动举步维艰。当时的老艺人为了生计,纷纷改行另谋生计,作为传统曲艺的太和清音一度走向衰落,几近灭绝。
坚守:结缘清音情未了
与清音结缘时,太和清音传承人张洪奎年仅14岁。1958年夏,在省文化厅领导的动议下,在已有县梆剧团的情况下,太和县决定成立清音剧团,到处搜罗人才。当时正在太和一中上初三的张洪奎被剧团看中,同年11月,初中没读完,他就被送进了清音剧团。
那时虽然解放了近十年,但人们仍很封建地把戏子看成下九流。“我进团半年后,才敢告诉母亲;她一听说,哭了好长时间。”张洪奎说,抱着对艺术的热爱,此后,他每天早上五六点起床,过着靠嗓、练功的忙碌生活。
回忆起最初学会的四句清音,张洪奎终生难忘,张口就来:“陈妙常下云楼将门带上,款金莲向前走不慌不忙,行几步来至在观音堂上,用手儿拨一拨佛前灯光。”
经历太和清音由盛转衰,张洪奎痛心疾首:“很多太和清音传人相继离世,祖宗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濒临灭绝。曲折的发展历程赋予了太和清音厚重的人文底蕴,但也阻碍了清音的发扬光大,甚至于让清音难以传承。”
太和清音再次归来,已是2006年了。这年秋天,经太和县文化局和张洪奎等十多位清音老艺人的不懈努力,太和清音申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批准,县政府也成立了“太和清音”保护传承工作领导小组。这一濒临灭绝的地方戏古老剧种,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
作为老一辈太和清音艺术家,张洪奎一生都在为太和清音的传承四处奔走着。如今,虽年近古稀,本该安享晚年的他,依旧不舍清音,为更好地将其传承下去,他仍然选择在太和二职高、县老年大学等单位任教,发挥余热。
坚守清音的还有张洪奎的师妹——今年69岁的谢淑英。上世纪50年代,她作为青年演员加入了县文化馆组织的清音戏剧团,专攻花旦,一同进团的张洪奎专攻小生,两人共同排演的清音传统曲目《追舟》,参加省首届曲艺汇演并获奖。
“我清楚地记得,2006年12月31日上午,在太和县元旦文艺调研的最后一场,太和清音作为压轴戏,把整个文艺调研活动推向高潮,最终夺得戏剧组一等奖。”谢淑英回忆起这些时,声音洪亮,脸上露出自豪的表情。
如今,老伴过世,自己退休在家,谢淑英每天都还会放上一段清音录音磁带,听上一会儿,聊以慰藉昔日的清音情缘。“平时在家,我免费教四五个十几岁的小孩学习清音。”谢淑英告诉记者,自己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就怕哪天走了,清音后继无人。“孩子们学得认真,我教得也认真。一遍不行,我就教上四五遍,直到孩子们把音唱对。”
每当看到这些孩子学得起劲,谢淑英甚感欣慰。“我这一辈子是忘不掉清音的。只要我活一天,我就会教一天,唱一天清音。”
传承:融入时代元素
近几年,传承人老化、经费匮乏、市场黯淡这三道难关,横在太和清音之前。保护传承这一地方戏曲的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
然而,让人欣喜的是,当地政府重视清音保护工作。去年,太和清音在太和二职高正式开班授课,通过现场表演教学等形式,向学生传授曲谱、唱腔及表演艺术等非遗技艺。而太和二职高也挂牌为“太和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和清音传承基地”。太和清音作为一门艺术,正式进入课堂,更多的学生开始接触清音,学习清音,传递清音。
为进一步扩大清音影响力,2013年年底,太和县举办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太和清音”培训班,动员广大音乐教师利用自身优势,把“太和清音”这一太和本土的民族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发扬好。1986年出生的太和二中青年音乐教师于飞,就是从培训中得到了学习清音的机会,并在张洪奎、高虎等前辈的指引下,逐渐成长为传承清音的青年力量。
与实战派老艺术家跟着录音学唱不同,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有着多年舞台表演经验的于飞在演唱曲目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的一套经验。“事先学习曲谱,在钢琴上把谱子弹奏准确后,才开始加唱词,最后再跟着乐队和节奏。”于飞说,这样一来,清音学习会系统化、理论化、标准化,演唱和传承中都会有章可循。
《放歌中国梦》、《清音一曲赞盛世》、《蝶恋花·答李淑一》……通过老中青三代清音传承者的继承和创新,一个个带着时代气息的剧目应运而生,太和清音也重新走上了艺术舞台,走上了荧幕。
今年9月份以来,太和清音开始积极备战安徽省群星奖,并成功进入决赛。据悉,“群星奖”是文化部设立的群众文艺作品政府最高奖项。近日,省文化厅公布了安徽群星奖评选结果,由于飞演唱的太和清音节目《让座》,在众多优秀节目中脱颖而出,在曲艺类决赛中喜获三等奖。
“九九重阳风送爽,公交车停靠站台旁,车厢内座无虚席满当当,又上来小男孩拉着个老大娘,一小伙赶忙起身把座让……”采访中,记者现场聆听了于飞演唱的《让座》录音带。
“《让座》讲述了在公交车上,年轻人给老人小孩让座的故事。演唱中,我一人演绎五个角色,用不同的情感和唱腔展示不同的人物特点。”于飞说,这样的作品贴近生活,反映了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新风尚,传递了中华礼仪和尊老爱幼的社会正能量,很接地气儿。
谈及清音未来的发展,老中青传承者都表示,时代进步的脚步不会停歇。面对新的时代,新的观众群,清音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不断适应新形势,才能保证其不被淘汰。“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传承创新为带动,系统排演经典剧目及具有时代精神的剧目,挖掘优秀作品,创作反映老百姓生活的作品,才能使颇具特色的太和清音艺术常唱常新、经久不衰。”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程榭 通讯员 张钊)今年5月份以来,太和县全面深入开展涉企收费项目清理工作,切实加强涉企收费清理、减轻企业负担,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该县取消、暂停或减免84项涉企收费,为企业减负250...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