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民作家 潘永德

阜阳日报 2014-10-24 21:05 大字

[摘要]杨新

   潘永德在家里煤油灯下写作。

我和农民作家潘永德先生是忘年之交、君子之交,我们之间的友谊诚挚而深厚,双双枯荣互倾诉,冰心在玉壶。在建设“文化阜阳”、营造“书香社会”的新时代,蓦然回首,想起他的意志、人品和贡献,写出以下文字,以纪念这位阜阳地区著名的农民作家,弘扬他刻苦学习、不懈奋斗的精神。

顽强的意志

潘永德一生走的是一条艰难曲折的奋进之路。1929年10月9日,他出生于原阜阳县苏屯乡潘庄村。家乡地处黄淮海中原文化腹地,儒家尚德向学、乐善好施、积极入世、敢于担当、造福民众的理念渗透在他的骨子里。也许是天赋,他童蒙未开,就喜欢听姥姥“讲古”,每每缠着她讲好人打败坏人的故事。姥姥给他讲了“岳母刺字”、“罗通扫北”、“杨七郎征西”等故事,让他听得入迷。他还爱听戏,总是撵着戏班子,这庄听到那庄,半夜回到家仍睡不着觉,老想着怎样惩治得势的奸佞,搭救蒙难的好人。他10岁上私塾,常常挨板子,稀里糊涂上完小学。可戏听得却不少,对小说尤其入迷,什么《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等,整天就迷在这些书里。离奇的故事深深吸引着他,他幼小的心灵里,渐渐萌动了一种念头:“这书不是人编的吗?人家能编,我就不能编吗?”

初中毕业后,潘永德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文化人。在多种形式的民间文化口耳相传及读书看到的古典文化熏陶下,他逐渐了解并迷恋上民间广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坚定的农民文学立场。他要用手中的笔,表现翻身农民的喜怒哀乐,讴歌解放后农村的生活及翻天覆地的变化。春风吹拂,阳光灿烂,解放后热气腾腾的生活,欣欣向荣的景象,潮水般撞击着他的心扉,催生了他的作家梦。他每天放下锄头,便拿起笔杆,凭着生活的积累和想像闷头写起小说来。

天长日久,潘永德的文学素养和艺术想象能力发生了质变。解放后,农民如火如荼的新生活,农民新鲜活泼的俏皮话,一件件发生在身边的新鲜事、喜庆事、不平事和心酸事涌向心头,他想起当地一名聪明伶俐的女子所受的压迫与欺凌,想起她卓尔不群的才艺与倔强不屈的性格,想起她在风尘中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想到这些,潘永德以这名女子为原形,构思了一部长篇小说《女长恨》。经过三个月的写作,终于完成。潘永德换了一身新衣服,高高兴兴跑到太和县城,将抄写工整的稿子寄往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个月后,他收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的回信。信上写道:

“潘永德同志:小说我们读过了,觉得你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你作为一个解放了的农民,拿起笔来批判旧社会,讴歌新生活,业余时间写出这么长的作品,精神可嘉,望继续努力。但从整体看,你的作品还达不到出版水平。望今后多观察生活,多阅读最新出版的报刊……”

他看了一遍又一遍,禁不住读出声来:“编辑说我有基础,是一种肯定的态度,看来还是大有希望的。”他的希望之火再一次燃烧起来!他要挺起胸膛向前走,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实现自己的作家梦。

为了多省一些钱买文学书看,也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潘永德决定:只要稿子不在报刊上发表,坚决不吃肉,不添新衣服。

转眼到了农历八月十五,潘永德果然一块肉没吃。到了春节,他也不吃。父母看了心疼,母亲盛了碗粉丝豆腐,碗底埋了几块肉,递给儿子。儿子吃完粉丝豆腐,放下了碗。

潘永德的姐姐将他接去,买了肉给他破斋,他依然不吃。给他买套新衣服,他也不穿。

1955年4月19日,是潘永德一生难以忘记的日子!这天,他的处女作,一篇三百字的寓言《一只蚂蚁》在《阜阳报》上发表了。《阜阳报》副刊的编辑还给他寄来一封热情洋溢的编后语,鼓励他继续砥砺笔锋,再接再厉。

这位编辑的一双慧眼,使一个在创作之路上艰难跋涉的人看到了曙光和希望,使一个在文学园地里默默耕耘多年的人终于有了最初的收获,由此也改变了乡亲父老对潘永德的看法,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潘永德没有辜负编辑和众人的希望,他以蚂蚁的精神开路,艰难地一步一步向前迈进。

一张张沾满泥浆的稿纸,像报春的燕子,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农家的喜悦和作者的挚情,飞向各家编辑部;又变成报刊和书籍,雪片似地洒向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潘永德用自制的独特柳笛,吹奏出一曲曲清新婉约的淮北乡音,受到群众和文艺界的一致好评。不久,他加入省作协。湖南人民出版社和安徽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了他的曲艺集《稻改老师》和短篇小说集《闲事家》。《农民日报》、《阜阳报》为他开设了随笔专栏。

高尚的人品

   潘永德秉承忠厚、优良的家风,形成了真诚、朴实、仁爱、无私的品格,在阜阳文艺界有口皆碑。他成名后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其朴实无华、谦逊自律、忘我奉献的作风尤其让人钦佩。

潘永德在创作过程中,还得到各级文联和热心人士的帮助。原地区文联徐瑛主席多次给过他回家坐车的路费。地委宣传部和文联的同志多方奔走,为他解决每月四十五元的临时工资和三十斤口粮。潘永德在和睦融洽的环境中,与作家和文友交谈,参加研讨会、座谈会,赴外地采风,这一时期的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1980年,潘永德当选为阜阳县人大代表;1983年,55岁的他又被破格任命为阜阳县滑集文化站站长,同时转了户口,成为正式国家干部;同年4月,他光荣出席了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同年5月,他又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6月6日,赴北京参加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潘永德坦然面对人生的变局,在阳光普照、春意盎然的时刻,他敢于担当,勇于承担对人民和社会的责任。他想起了蕴藏心底多年的夙愿:筹办一个农民创作组和阅览室,培养更多的青年作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1983年4月,一朵文艺之花在偏僻的乡野里盛开了。经有关部门同意,潘永德组织的滑集农民文学艺术学会诞生了。会员很快发展到一百多人,经过培训与指导,他们创作的各类体裁的文艺作品一百多篇,其中50余篇被《词刊》、《江淮文艺》等刊用。1984年元月,《阜阳报》又特为学会编发了一个作品专辑。

为培养更多的文艺人才,1985年8月的一天,潘永德不辞辛苦,冒着酷暑来到阜阳县委,找到我商谈成立“江淮农民文学艺术学会”的事,我作为文学爱好者当即表示全力支持,并提出在此基础上创办《当代农民报》。潘永德当时心花怒放,建议我兼任江淮农民文学艺术学会常务副会长、《当代农民报》主编。报纸在创刊号上刊登了潘永德、焦炳灿、高境、苗秀侠、杨中华、李芳、张乃萍等会员的文章,推出了一批文艺新人,在江淮文坛引起震动。

潘永德老师成了众多文学青年学习的楷模。除了以培养文学新人为己任外,潘永德在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还积极履行代表职责,为当地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出力。

1992年前后,全国不少地方都大兴土木建楼堂馆所,占用大量耕地,增加群众负担,浪费国家财产,潘永德忧心忡忡,夜不能寐。1992年8月13日,他给邓小平同志写信,呼吁“控制楼堂馆所建设”。

邓小平同志收到这封信后,立即让中央办公厅把信批转国家建设部城市建设司,9月22日,国家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年司长从北京专程来到阜阳潘永德同志家中,年司长说:“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看了您的信,心里非常高兴,说您说出了全国人民的心里话,邓小平想听听不到的话,他要求全国在建设问题上都要按您的建议走勤俭节约的路子。要求我到阜阳不见您不算完成任务,不见您不能回北京。您做了一件造福当代、惠及后人的好事。今后要继续参政议政,多提好的建议。”年司长还带来了国务院颁发给潘永德同志的“谏言奖”证书。

丰硕的成果

耕耘者脸上的汗水到底有多少价值,只有到了收获的季节才能知道。几十年来,潘永德笔耕不辍,先后在《人民日报》、《安徽日报》、《民间文学》、《安徽文学》、《阜阳报》等报刊发表文艺作品420篇;《农民日报》、《安徽文化报》、《颍州晚报》、《家教》杂志、《清颍》杂志刊登了他400多万字的随笔文章;他在晚年呕心沥血撰写的460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我还是我》,已经其子潘潇洒整理完毕,即将付印。

《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家辞典》、《中国华文作家辞典》、《中国当代著作家大辞典》都刊登了他的创作业绩。《阜阳地区志》、《阜阳县志》、《阜阳文艺志》详细介绍了他的生平事迹和创作业绩。

潘永德是农民作家,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有突出而又鲜明的倾向性,向善向美向着农民,他是人民和组织的代言人,一生吹着嘹亮的号角,唤起群众的良知,宣传进步的典型,鞭笞丑恶的现象,维护农民的权益,推动事业的发展。他一生没有离开故土,没有离开他清清爽爽的宅院和春光明媚的小屋。

他不仅了解和热爱农民,更熟悉和深通农民的艺术,是真正熟悉农村、热爱人民的少有的杰出作家之一。他创作的路线和主张的核心就是为群众而创作。

潘永德的作品乡土气息浓郁,真实再现了阜阳农村几十年间的巨大变革,有一种新鲜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风格。在一次文学研讨会上,潘永德动情地说:“世界上不知道阜阳有闻集和滑集,但在我的内心,它是我心灵上的太阳,是我的精神家园,也是我的写作领地。在文学创作上,我找到了自己的家。可以说,我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我的亲人,当我写他、她们的时候,我是有痛感的。因为,实实在在地说,我就是他、她们中的一个。”

1961年6月25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短篇小说《柳笛》,可以说是潘永德的代表作,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高度统一,具有十分感人的艺术效果。在这篇不满3000字的小说里,把一个热心公务的老爷爷——纪春爷刻画得栩栩如生。艺术构思新颖、独到,以小见大,短小精悍,思想表现力极强,深受读者喜爱。

潘永德呕心沥血、全力以赴撰写的长篇小说《我还是我》,是一部多卷本的长篇自传体小说。是一部不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立传而为普通农民树碑立传、歌功颂德的巨型史书。集中记录了半个多世纪中国农村翻天覆地的巨变和农民兄弟的喜怒哀乐,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

潘永德发表的大量随笔都是有感而发,凝重的思索、激情的宣泄、心灵的震荡、思想的烛光、人情的探微、览胜的遐思,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2000年8月下旬,我惊闻潘永德因病仙逝,心情十分沉痛。我失去一位挚友和老师,阜阳文坛失去了一位筚路蓝缕的耕耘者。如今,十四年过去了,愿我们继续砥砺笔锋,不倦挥洒,学习潘永德奋发有为的精神,以百倍的努力勤奋工作,为建设文化阜阳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系阜阳市政协文史委主任)

新闻推荐

近年来太和县通过加快推进出口基地建设积极培育新的外

近年来,太和县通过加快推进出口基地建设、积极培育新的外贸主体、出台一系列奖励扶持政策等措施,促进了外向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今年前三季度,该县实现进出口总额2.36亿美元,同比增长46.5%。图为太...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农民作家 潘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