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匆匆又出发
[摘要]阜阳火车站外出农民工探访记
右图:来自太和县大庙镇的张洪涛夫妇和孩子们上车前,拍了一张全家福。
左上:在东莞开出租车的张西亚接受记者采访。
左下:在德清一渔具厂上班的凡绍荣看起来更像“小老板”。
本报记者 宋玉洁/文 戴文学/摄
2月13日,正月十四,马年的春节渐行渐远,城市的上班族陆续进入工作岗位。此时,在阜阳火车站广场,聚集了南来北往的农村外出务工者,他们从这里告别家乡,背起行囊,带着梦想,踏上新一年的奋斗征程。
奔波在外 思乡情味浓
上午10点,49岁的张西亚站在火车站进站口前,一边照看行李,一边等着要和他共同出发的父母。
1993年,张西亚来到深圳、东莞务工。最初,他在一家灯饰厂打工,一个月工资只有二三百元。“我当过工人,做过生意,摸爬滚打了二十年,除了违法犯罪的事咱不干外,几乎啥都干过。”七年前,张西亚学会了驾驶技术,当了一名出租车司机。
驾驶出租车,张西亚平均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一个月中有半个月上白班,从早晨7点开到晚上12点,剩下的半个月上夜班,因为长期坐着干活,张西亚经常感到腰酸背痛。辛苦的劳作下,张西亚每月能拿到四五千元的工资。
“你有驾驶技术,为啥不在家乡开出租车呢?”记者问。
“在东莞开车,我给老板20万元‘茶水费\’,就可以租赁使用出租车5年。在阜阳,听说一个出租车营运证要五六十万元,我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
张西亚老家在颍州区三塔镇。在外奔波,每当传统佳节时,他就特别思念家乡和亲人。“现在,我还不能‘告老还乡\’,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在上大学,我得为他们挣学费和生活费,这几年正是负担重的时候。”为方便照顾父母,这两年,张西亚把老人家接到东莞,让二老和自己生活在一起。
勤劳苦干 愿东山再起
“广场上人多,大家要看好自己的行李物品。”进站口南侧一角,40岁的凡绍荣提醒着周围的亲戚朋友。这位身穿夹克、声音洪亮的中年男子显得特别精神,一副“领导者”的风度。
凡绍荣是太和县倪丘镇人。他曾经是一名养殖专业户,养鸡规模达到一两万只。“但是,禽流感疫情出现后,养鸡行业受到很大冲击,一下子亏损了十几万元。”无奈之下,凡绍荣关闭了养殖场,踏上了外出务工之路。
转行当工人时,凡绍荣曾想留在家乡工作。但了解后发现,像他这样的普通工人在本地企业工作,工资只有两三千元左右。“如今,我在浙江德清的一家生产渔具的企业工作,每月工资可拿到三四千元。工资上的差距,是我选择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凡绍荣说。
凡绍荣说,除工资收入比较高外,在生活环境方面,德清企业提供的条件也很有吸引力。“六人一间的公寓,有电视有空调;每月提供300元餐补费,午餐有12道菜,可任意选择,荤素搭配;每月发放生活用品;每三个月组织一次集体活动,比如运动会、烧烤、爬山等;一年结束时会评先进,发年终奖。”
今年,是凡绍荣外出务工的第二年。“既然出去打工了,就要勤劳苦干,积累经验技术。”凡绍荣说,虽然对目前的工作比较满意,但他不会长期在外务工,最终还是要回家拾起老本行。“养殖技术留在了大脑里,档案存在了电脑里,养殖地也还空着。家乡的创业条件也不错,等到养鸡行情好时,我会再回到家乡,希望能东山再起。”
积累资金 闯出一片天
29岁的张洪涛笑容憨厚,他一边抱着孩子,一边和家人自在地聊天。“我们是去吉林长春打工的,路上大约要走24小时,同行的有十来个人,都是亲戚、老乡,一路上说说笑笑,也不寂寞。”
张洪涛的妻子高敏,笑声同样爽朗:“结婚后,就跟着老公出来了。如今,已经习惯了外地的生活,比如气候,长春的夏天特别舒服,天气凉爽;9月份开始变冷,冬天虽然温度低,但家家户户都有暖气,也比较暖和。回家过年这段日子,感觉天气特别冷,有些不适应了。”
今年是张洪涛外出务工的第7个年头,4岁大的儿子张博已在当地上了幼儿园。“以前,太和大庙镇的老家有几亩地,如今租给别人了;现在,我在建筑工地干杂活,拎水泥、运沙子,每天能挣200元,工资月月结清。”
当天同行的张洪涛的父亲张钦玉,是在孙子出生后来到长春打工的。如今,他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干收废品的活儿,一年也能挣3万多元。他说,“这次回到家乡,感觉城里的路变漂亮了,高楼更多了,村里的水泥路也修得更长了。”
谈及未来的打算,“80后”的张洪涛有着自己的想法:“不想一辈子在建筑工地上打杂工,也不愿年迈的父母长期在外漂泊。现在,我想积累点资金,等到有条件时,回家做一份小生意,干自己的事业,闯出一片新天地。”
新闻推荐
太和县桑营镇桑庄村民丰彪正在外积累了一定资金后,返乡创办了永旺獭兔养殖场,通过引进獭兔新品种和先进设备、改进饲料配方、加强疫病防治,实现较好发展,目前年出栏獭兔两万多只,年创收60多万元。在他...
太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和县这个家。